已然将张角追了老远,确定了今日胜迹的他,终于有功夫来处理刘备这些人的事情了。当下,他把刘备招来,装出一副客气的模样,和声问道:“感谢尊驾救我于危难之中。不知尊驾如今任何等职位卓,异日定有厚报。”
“我等,乃是义军,并不官职在身。”面对董卓的询问,刘备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无官职白身”听刘备说出自己的身份,董卓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冷淡起来。他抬起了自己的脑袋,用硕大的鼻孔冲刘备吭了一声,旋即便从刘备身边走过。
他只留了一个背影给刘备,并遥遥的传出一句话过来:“既然你等皆是白身,那就从军中领些钱粮后给我闭嘴吧。有些事情,你应该知道怎么做的。”
“你”又是这样的轻蔑,刘备沉静的脸上顿时一片铁青。
而立于刘备身边的张飞,则大为愤怒:“我等亲赴血战,浴血杀敌,救了他一命。他却如此无礼哼,他左右也无人,不若让我上前结果了他,好消我心头之怒。”
“不可”眼见张飞要杀董卓,刘备连忙拦住了他:“董卓好歹是朝廷命官,你怎么能随便杀呢。”
“可是”张飞还想辩驳。
突然前方传来一片骚动,刘备凝神端看,却见十几骑纵着快马朝自己这边飞奔过来。当先一人一边纵马,一边放声大喊:“刘备刘玄德安在吾乃朝廷的黄门侍郎荀攸奉当今天子之命,特向玄德公传达陛下的旨意。”
“什么”这一下不单是刘备吃惊不已,就连前面行走的董卓也不禁瞪大了眼睛。
当下,军中一阵慌乱。作为这一支汉军的最高长官,董卓虽然知道这一份旨意并不是给自己的,但他还是从马背上翻身下来,领着几员亲信将官来到荀攸面前,与荀攸见了礼。
之后,刘备领着关羽、张飞也来了。他们狠狠的瞪了董卓一样,却是自顾自的站在了一边。刘备的脸上还挂着些许疑惑。但这样的疑惑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他在荀攸身后的众人当中看到了李钦朝他办的鬼脸。
“李钦回来了他还朝我笑。莫非这事情乃是好事”刘备心中一动心情却在一瞬间平复了许多。
荀攸摊开明黄色的圣旨,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圣旨乃是用华丽的赋文写就的,其中的言辞典故颇多,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出了荀攸自己,在场的众人都不太明白。他们只听懂了这旨意中最为关键的一段:“特进宗室子弟孝廉刘备为奉车都尉,秩比两千石,筹其为国效力之功”
“什么”董卓一听眼睛瞪得老大,他狠狠的看了看刘备,又瞅了瞅在那边念圣旨的荀攸,满面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这个白身的家伙一下子就得到了秩比两千石的官职这这也太令人难以相信了吧。”
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可是在搓了搓自己的眼睛,再三捏了捏自己的大腿之后,大腿上的疼痛十分清晰的告诉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就在他刚刚斥责刘备,瞧不起他是一个白身的下一刻,刘备便得到了来自帝都的封赏。而这个封赏不但令刘备有了宗室的身份,更让他一下子成为如今董卓麾下的第二人。
要知道董卓自己也只是东中郎将的官职,其秩也是比两千石,与刘备相当。而董卓比他强的,也就是在于董卓持节能够号令诸军而已。
不过,就眼下的情况来看。他这号令诸军,却是未必能管得到刘备的头上就是了。
第三十三章基业之地
荀攸要走了。作为前来宣读旨意的黄门,他不可能在军前待太久的时间,他必须在旨意宣读完成之后,迅速的返回洛阳将这里的情况告知朝廷知晓。一是为了复命,二则也让朝廷能够了解前线的情况。这是他的职责,即使刘备和李钦想要挽留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荀攸离去之前的那个晚上,刘备、李钦与荀攸相谈了一回。
当时大帐空旷,油灯幽幽,刘备、荀攸、李钦三人围在一桌上了菜肴的案几边相对而坐。一瓶李钦从后世带来的茅台酒被拧开了盖子,醇香的酒味挥发出来,令帐内的众人微微有些薰然。也不知究竟是酒醉还是醉人。
因为双方皆是初见,所以李钦首先正式的向刘备和荀攸引荐了对方。刘备看着荀攸那清雅淡然的模样,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他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智谋之士。他瞅了瞅李钦那郑而重之的模样,明白李钦对此人的重视。
“既然元华如此重视他,想必他的水平是有的。”刘备由此也重视荀攸起来。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荀攸,心中顿时明了该如何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当下,他便将自己想要报国安民的志向与荀攸分说。而李钦则在一边凑趣,暗中也将自己对今后那个世代的判断和应对之道告知了荀攸。
荀攸通过与刘备、李钦相谈,觉得两人很是真诚,心也不错,便劝说刘备:“你既然想安民报国,那就最好在讨伐黄巾之后,选择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今后的世界,如果真的向元华所说得那样是一个诸侯混战的乱局,那有自己的地域,才有办法聚财、养军,进而拥有收复河山,安定百姓的能力。”
“感谢先生教诲。这一点备也明了,当初元华也曾和我分说。只是大汉州郡颇多,我究竟该选哪一个地方立足比较合适呢”刘备关切的问道。
尽管荀攸并不是自己的谋主,可刘备一看到他便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值得自己信任的。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拿自己的大事询问荀攸。
“这个嘛”荀攸犹豫了一下。
眼见刘备如此的信任自己,他心中自然有许多感动。为了不辜负这样的信任,他自然不愿意随随便便给刘备一个答案。于是,荀攸沉吟起来,他就此站起身来踱步冥想,如此走了三四十圈,最终有了结果。
他让刘备取来大汉的地图,在地图上圈定了四个位置给刘备看:“南阳、汝南、九江、丹阳这四地在我看来是最适合玄德你取为立足之地的。”
“为何”刘备就着油灯在地图上端看,口中默默念叨荀攸给自己指出的四个郡名,心中还有些不解。
无论是南阳,还是汝南,九江,丹阳,这都是刘备没有去过的地方,说实在的刘备对这些地方一点都不熟悉,即使现在他转战千里,可也没去过荀攸给自己比划的这几个立足之地。
这些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选这些地方为自己的根基,刘备完全不明白。所以,他直接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