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万能数据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2 / 2)

第二位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女数学家,因在过去几年在代数领域的突出贡献而上榜。

程诺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个排行榜上。

不过排名很低

三十八人的名单,程诺排在第三十七位,差点就要垫底。

程诺这么不被外界看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自然还是年龄。

众所周知,菲尔兹奖只会颁发给四十周岁以下的数学家。

超过四十周岁,哪怕仅仅超过一天,也失去的领奖资格,以后只能朝代表终身成就的“沃夫奖”努力。

因此,为了照顾那些年限将至的数学家,菲尔兹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对于年纪较小,也就是指三十周岁以下的数学家,除非研究成果真的牛逼到没边了,否则是不会颁发菲尔兹奖给你的,而是把获奖的机会让给年纪快到四十岁的数学家。

就像上一届菲奖得主舒尔兹,他本来28岁那年就有拿到菲奖的资格,不过硬是被拖了一届,直到32岁才得奖。

程诺今年才多大

24岁

算一算的话,除去这一届,程诺还有四次冲击菲奖的机会。

这个情况,就算程诺的表现比其他人亮眼一倍,这个菲尔兹奖他八成也拿不到。

更何况,程诺表现还不足以用“亮眼”二字来形容。

这就不得不提到外界如此看衰程诺的第二个原因了。

程诺这四年,前两年表现的还算亮眼,一口气搞定了雅克比猜想、谷山志村猜想、程氏复环猜想、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难题。

但后面这一年半

可以这么说,自从知道程诺掉进bsd猜想这个大坑之后,外界对于程诺获得菲尔兹奖便再没有抱有一丝一毫的希望。

把程诺加进这个名单里面,仅仅是对程诺前几年研究成果的尊重而已。

反正最终菲奖名额只有四个,程诺这排在第三十七位的家伙,怎么想都没可能拿到菲尔兹奖。

程诺也拿到了这份名单。

看着自己吊车尾的位置,程诺也是苦笑不得,“我在他们眼里,是这么捞的吗”

坐在他对面的丁院士眯着眼,端着茶杯小口喝着,“就以你这段时间的表现,他们能把你列进这份名单里,已经算够意思了。”

丁院长斜着眼瞥了一眼程诺,“他们可不知道,你小子已经把bsd猜想证明了”

“对了,你那几篇文章,大概什么时候发表”丁院长有些期待的问道。

程诺回答,“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解释道,“四篇文章我已经全部投给数学年刊了,那边正在紧急召集数学家对我的证明过程进行验证,但总共三百多页,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验证完的。”

丁院长美滋滋的笑道,“唉,还是希望快点看到你们文章发表的那一刻啊”

成功证明bsd猜想

丁院长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这清华大学,甚至说整个华国,即将出现第一位华籍华裔的菲尔兹奖得主。

前面提到过,菲尔兹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颁发给年纪太小的数学家。

但还有菲尔兹奖还有另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如果你证明了七大数学猜想之一,那就一定会获得菲尔兹奖

注意,是一定

无论国籍、无论教育水平,只要你在四十周岁一下,不即便你的年纪超过了四十周岁,国籍数学联盟也可以破例,把菲尔兹奖的奖杯交到你的手上。

更何况,程诺今年才二十四岁。

一旦数学年刊那边宣布程诺的证明过程无误,那程诺获得今年的菲尔兹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

除非,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又有四个人分别了证明了七大数学猜想中的另外四个

但这几率

没有可能存在

第四百八十六章豪华的评议小组

486章

普林斯顿大学,高等数学研究院。

数学年刊被称为数学界第一大刊,隶属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数学研究院。

虽然已经时值深夜,但高等数学研究院内几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比尔,再给我去泡一杯咖啡”一位留着白胡子的老教授头也不抬,对他的学生吩咐道。

“教授,您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为了您的身体,我建议您还是停下工作吧。”比尔劝解道。

戴着老花镜的老教授俯下身子,目光迷恋的扫过纸上那一行行公式,似乎再看一位绝世美人。

“天才啊,究竟是何等天才的大脑,才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数学语言”

比尔见自己的老师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无奈的摇摇头,端起咖啡杯走出办公室。

一出门,便看到隔壁办公室同样走出来一位端着咖啡杯的金发青年,两人对视一下,皆是苦笑。

“嘿,比尔,你说这群教授怎么了,之前爱惜自己身体的要命,可自从前天院长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会之后,就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不眠不休工作了几十个小时。”金发青年问道。

比尔摇摇头,“具体的细节我不是很清楚。”

“但我听老师透露,几天前,数学年刊收到了四篇论文的投稿,现阶段,几位教授们正在做的,就是这四篇论文的验证,至于论文的内容,和投稿这四篇论文的是哪位数学家,这个并不清楚。”

“但我得到一个小道消息,明天,麻省理工的菲涅尔教授、柯本尔教授,哈弗大学的狄更斯教授,都会赶来我们的学校,协助数学年刊进行四篇论文的验证。”

“卧卧槽”金发青年已经被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愣了许久,他才喃喃的道,“菲涅尔,柯本尔,狄更斯,这三位可都是菲奖大佬啊”

“在加上我们学校的三位拿到菲奖的教授,那就一共是六位”

金发青年狠狠压了口唾沫,“六位菲奖大佬,这么豪华的阵容,他们究竟在验证什么还有,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请动这六位大佬”

如今,依旧在米国数学界活跃的菲奖得主,一共只有八位。

而数学年刊这次一口气直接聚齐了六位,这是数学界要地震了吗

金发青年想的没错,数学界确实要迎来一场地震了。

数学年刊的总编,同时也是高等数学院院长的布鲁尔总编,在看到程诺那四篇论文的一刹那,便有一种这样的预感。

程诺,布鲁尔总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当时程诺那篇一举解决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难题的那篇论文,便是刊载在数学年刊上。

本来,那时的布鲁尔见程诺潜力很大,而且量产极高,便有了和程诺建立固定约稿关系的想法。

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