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着道“父皇,儿臣不过一介武夫,而太子之才十倍于儿臣,将来儿臣愿辅助太子,成就我大唐万世基业。”
李渊笑着道“你们兄弟悌睦,朕就放心了。”
“陛下,太子齐王已到了殿外了。”
李世民听了道“父皇,儿臣先行告退。”
李渊点点头道“世民,你任尚书令后,父皇对你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感,继续努力,不要令父皇失望。”
“诺。”
说到这里,李世民走出殿外,穿上鞋履,从内侍手中拿过佩剑,这时候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正一并到了。
兄弟三人在殿前打了照面。
李世民先行避道在一旁行礼道“世民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免礼。”李建成温和地言道。
一旁李元吉亦是拜下道“元吉拜见秦王殿下,殿下千岁。”
李世民笑了笑,三人见礼后。
李建成笑着道“孤正要入殿与父皇相商伐赵之事,二弟你久与李重九打交道,深明赵国底细,又精通兵略,不如入内给父皇和孤参谋,参谋,有什么不足也好补上。”
李元吉亦道“是啊,秦王殿下能征惯战,破薛举,王世充,战功赫赫,一定要给些意见啊。”
李世民言道“太子殿下,齐王谬赞了,世民当初得胜不过有些运道罢了,更不敢在太子面前说自己精通兵略,此事由父皇和太子殿下裁定即可,世民就不必画蛇添足了。”
李建成又说了几句,二人道了几句家常,当下李世民离去。
李建成,李元吉在殿上目送李世民远远按剑而去。李建成道“你说我们邀他去殿中商议,秦王这是真不肯,还是假不肯。”
李元吉冷笑一声道“太子,秦王当然是真不可呢。”
“如何说来”
李元吉道“眼下秦王故意抽身事外,不插手这一次讨赵之事,就是有意撇清。万一我们失利,他就没有干系,反而可以在一旁指责,再顺势推舟让父皇重新委任他为将,夺回军权。”
李建成点点头道“原来是这个成算。好个秦王,心机竟如此深沉。”
想到这里李建成重重一拂袖,当下与李元吉二人一并入殿。
李渊一见二人即焦急地问道“关中军粮调集如何了”
李建成道“父皇已调二分之一了,剩下也在筹了。”
李渊道“太少了,今春打王世充,国库已耗过半,今秋伐萧铣,河间王李孝恭虽和我说军费钱粮自筹,但仍还是耗了国库不少,国库中还有钱粮多少,朕清楚,你们不必报喜不报忧,因此事瞒我。”
李建成李元吉对望了一眼。李建成道“父皇,是这一次伐赵,我们手头上的钱粮是不充裕,但儿臣与齐王,早商议好了应对的方略。”
李渊道“你们有何办法说给朕听”
李元吉道“儿臣和太子商议过了,可将朝廷上一些低微的爵位,卖于民间富户,一从民间筹集钱粮。”
李渊摇了摇头道“此鬻爵之事,不过是杯水车薪。”
s又到周一了,向大家求一下赞啊,上个首页赞榜啊,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四章衣锦还乡
李建成,李元吉又说了几条,李渊都不满意。
李渊沉声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粮秣不备,这一战还未打了就输了一般,朕倒是有意效北周武帝,废除佛教,以求武器于塔庙之间、以士兵于僧侣之下,你们看如何”
此言一出,李元吉是差一点叫好,隋朝两代皇帝崇佛,寺庙僧产是一笔大大财富。并且唐朝王室一贯尊道教,李渊开国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以太上老君后裔自居,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甚至定为国教。
武德四年时,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条。道家则以老子化胡经之说,言老子西出函谷后,去而不知终所,而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用此来贬佛。
李唐朝野上甚至也有一种传闻,要重订三教之位,让道家居首,儒家次之,佛家最末。
李渊本以为此事两个儿子会赞同自己,未料到李建成听了反对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纵是儒道也难以伦比,从古至今的明君贤士无不对佛教遵崇敬仰。现在出家者未必都是好人,有行为不端的,有为了避税偷懒假装学佛的;但也有威仪具足,严守戒律,心性志向像珠玉一样澄明高洁的。如今要不分贤愚地遏令他们一并还俗,恐怕将会玉石俱焚。”
“父皇,何况自古以来灭佛之君,虽能得逞一时,却从无好的下场。若是激起了崇佛之人激变,更是得不偿失。父皇你要因此的三思啊。”
李渊一愣,陡然想起自己儿子小名毗沙门天。当初小时候怕长之不易,故而起这名字来庇佑李建成长大。这在崇佛的隋朝时,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如李靖,小名就叫药师,而他兄长李端,小名就叫药王。
李建成从小一贯笃信佛教,所以李渊见他反对,犹豫了一下道“既然如此。就暂罢了。”
李渊同时亦稍感欣慰,经此之事,李渊觉得李建成倒也有几分仁厚。
幽京城。
转眼一年过去,迎来新年。
大赵革新二年,大唐武德五年无声无息中已是到来。
幽京城上下爆竹齐鸣,充满着过年的喜庆。
临朔宫中的帝王之家也是一样。这一日李重九举办家宴,众人齐聚。
李家现在人口渐多,一桌子上是热热闹闹的。主位上李虎,李重九爷俩二人对着喝酒。下面依次是杨娥皇,室得芸,李芷婉,苏妙。还有李重九几个儿女平平,李鹰,妞妞。而妞妞还需乳娘抱着吃饭。
按照如此下去。若是再添几个儿女,马上一桌子就不够李家一家吃饭了。眼下室得芸肚子又是微微隆起。第二胎已是怀了三个月了,今年夏天李家就又要添丁。
酒桌上李重九更是不胜高兴。不仅是室得芸怀了自己的子女,而且今年自己与杨娥皇女儿已是足岁,想到去年杨娥皇生产并不顺利。故而李重九对此女不由更多是疼爱几分。
自己小女儿生性活泼好动,李重九喝酒上了兴头,就将她抱在怀中。而这姑娘也毫不客气,一把揪起李重九的胡须。
席间众人说说笑笑,不胜高兴,李重九一面抱着女儿,一面看向平平道“我的小女儿尚在襁褓之中,但大女儿已是出落成大姑娘了,今年朕可不能留你了,要嫁出去了,不然就成老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