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2 / 2)

只要能收复被大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朕愿意多给大辽一些喘息的机会。而且在朕看来,收复燕云十六州,意味着我们拿回战略的控制权跟主导权。

没了燕云十六州的庇护,那些番邦之人,便如同无根浮萍一般。他们往后想南下,我大宋也有了护卫抵挡的城池屏障,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见赵煦跟章惇都这样说,这次的书房议事,无疑是主战派占了上风。只是在这个时候,章惇本想再多说几句,却被赵煦接下来的话给打断了。

似乎看到众人都没什么异议了,赵煦很快道:“就依章爱卿之言,让本朝百姓过个安平之年。从现在开始,兵部跟户部开始准备战争所需部队与物资。

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朕要亲自领兵收复燕云十六州。朕要让天下的子民看看,朕是大宋的中兴之主。在朕心上,这个压在大宋军民心头的病根必须祛除。”

望着意气风发的赵煦,了解其性格的章惇,原本还想说。这次的战事,必须选调精兵强将参与。统兵将领,要么由他或者赵孝锡担任,胜算可能更大。

只是眼下这种情况,赵煦又怎么可能,会让赵孝锡再次领兵呢至于他,虽然文蹈武略都不错,却也不敢抢皇帝的风头啊

现在赵煦把话已经说出来,身为臣子的章惇,只能将这些事情,尽量考虑的周全一些,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只有这样,或许不会出现他所担心的情况。

历来御驾亲征的战争,都是胜多输少。可同样有输的战事,而这种输的战事,严重的却催毁一个帝国的根基。这意味着,这种战争只能胜不能输啊

随着御书房的秘议结束,兵部也开始忙乎起调兵遣将的事情,户部自然是储存粮食跟准备犒劳军队的军饷。没钱没粮,这仗根本就没办法打。

好在这两年,大宋的税赋不错,国库中的积蓄也够打一场战争。可户部的尚书同样担心,此战若是失败,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到时又怎么办呢

连赵煦跟章惇都不知道,此次书房议室被严令外传的军机大事。在结束议事之后,至少有三封加急密折,被送到了正在琉球享受天伦之乐的赵孝锡手上。

而写这些密折的主人,其实都不知彼此的存在。这意味着,赵孝锡的人脉关系,已然发展到大宋最核心的朝堂之中。当然,这也不排除,这些通信的大臣在为未来打根基。

眼下赵孝锡的强势,朝中大臣与目共睹。谁也不敢说,未来这位王爷,不会成为大宋的九五之尊。更何况,赵煦至今无子啊

面对一个尚且没子嗣继承大统的帝王,他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皇帝必然会从,神宗的血脉中挑选。而眼下,这些王爷之中,谁敢说权势胜过赵孝锡呢

未雨绸缪,本就是一些官宦之家的生存之道。加上赵孝锡在大宋军中的威望,还有诸多朝中武勋世家的支持。谁都想抱一抱这根大腿,为将来谋个好出路。

而且这些给赵孝锡写信的人,也相信赵孝锡不会出卖他们。就算被皇帝知晓,他们也可以明白告诉赵煦,这是替帝国着想,问问赵孝锡对此事的意见。

当三封密信,几乎在同一时间被送到新南城主府时。看到这三封密信,赵孝锡的神情也比较沉重。相比赵煦的乐观,他却没那么乐观。

正如章惇所想的那样,如果此战由他统领,收复燕云十六州应该不是问题。可问题的关键是,战争打的并非只是抢回失地那样简单。

用后世一句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燕云十六州除了有辽国的移民外,更多还是汉族的百姓居住。就算难挡大宋兵锋,辽国也可迁移这些人口。

将那些空无一人的城池,让给大宋进攻的部队,那最终大宋看似收复了城池,实际却还是什么都没得到。如果是赵孝锡领兵,他却会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在他的计划中,只要能攻下高丽,从高丽境内出兵,堵截辽国的后路。要是大辽想迁移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就有被包围的可能性。

如果他们不迁移走那些百姓,那么收复这些领地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具份量。后世金国不就是玩的这一手吗让大宋吃了个哑巴亏,这意味着人口才是战争的根本啊

第一百零九章国之根基

望着从京城陆续发到的三封密信,以及布衣阁陆续发回的情报,赵孝锡也清楚。已然启程战争程度的赵煦,是不可能中断做出的决定,他开口阻拦只会适得其反。

在赵孝锡看来,这位堂弟野心不小,若当个守成之君没什么问题。可真想做个中兴之主,就必须将朝堂拧成一股绳。可现在看起来,赵煦还远不够资格。

面对布衣阁情报人员,等待的回复,赵孝锡发现他能做的。只是传令在西北的骑兵部队,还有大宋军中那些精兵强将,务必保证赵煦的安全。

就算此次出征大辽,完不成预计目的,也必须保证赵煦的安全。帝王亲征,略有闪失后果不可想象。看来这次,他的胜利真的刺激到这位堂弟了。

看着儿子这两天神情凝重,沉浸在喜获孙子情绪中的赵颢。找了个无人之时,略显认真的道:“云儿,出什么事情了吗看你这几天,怎么神情这般凝重”

见父王询问,赵孝锡略显无奈的道:“父王,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工部尚书,前几天都给本王送来密信,告知孩子一件事关大宋兴亡的大事。

小六,看来真的很介意我的成就,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就算我有心阻止,只怕也会适得其反。我很担心,小六这次出兵大辽,会有不可预知的危险啊”

听到赵孝锡说出来的话,赵颢有些意外的道:“你为何会这样说就现在大宋的军力,攻打大辽的话,取胜的把握应该不小吧前段时间,你不是说大宋骑兵有十万之众了吗”

赵孝锡苦笑道:“没错,现在本朝拥有的骑兵数量。是有十万之数。可父王应该清楚,任何精锐的骑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这必须经历实战的检验。

眼下真正能跟辽国铁骑抗衡的,只有我训练起来的骑军。可就算骑军现在扩大了不少,实际可战精骑。也不过三万之数,远远比辽国的铁骑相差太多。

除此之外,父王别忘了,辽国还有一支重装骑兵。如果辽国出动这支骑兵,只怕骑军与其交手,胜负也很有可能各有一半。我最担心的,还是小六会贪功冒进”

这个担心说出来之后,赵颢又道:“小六出征,想必朝中那些老将也会出马吧就现在的臣章惇。也是一个知兵事之人。这些问题,章惇应该会考虑到吧”

赵孝锡摇摇头道:“父王,小六的性格,应该不用我说你也清楚。一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