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9(2 / 2)

铁鹞军

清楚拓跋部落兵多将广,如果真的生乱,李乾顺想镇压起来,也必须派遣大军镇压。可那样一来,无疑会导致两败俱伤的情况出现。

可听到拓跋玉希望铁鹞军同行,李乾顺也清楚,铁鹞军代表皇室。唯有国主,才能调动这支兵马。铁鹞军对各部骑兵的震慑力。确实比其它骑兵有用的多。

就在李乾顺犹豫不决之时,赵孝锡很快道:“国主,此事必须速战速决,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只民拓跋部落将不复存在,想必国主还不知道,昨日辽国王子耶律齐死了。”

呃一听这话,李乾顺浑身一振道:“什么耶律齐不是返回大辽了吗怎么会在中途死掉呢难道,是你下的手你到底想做什么”

对于李乾顺的气愤指责。赵孝锡却很淡定般轻笑道:“不好意思,国主你真的冤枉本王了。这事并非本王的手笔。而是拓跋将军的功劳。当然,这就是交换拓跋玉的条件”

听到拓跋野杀了耶律齐,李乾顺又是一脸不敢置信般望着拓跋野吼道:“拓跋野,你好大的胆子。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追杀大辽的王子,你想葬送整个拓跋部落吗”

面对怒气冲天的李乾顺。还有低头不语的拓跋野。赵孝锡却突然起身道:“看来国主,心还是向着大辽啊即如此,那此番结亲真的没有必要了。

对于一个两面三刀的盟友,本王说实话不放心。现在看来,国主心里还是觉得。大辽对你的威胁更大。在国主眼中,大宋真的软弱可欺吗

杀了耶律齐,有什么大不了除非国主先前对本王所说,希望两国结秦晋之好是骗人的。想坐山观虎斗,国主真觉得本王年幼好欺吗哼”

看在李清露的面子上,赵孝锡也想给这位墙头草性格的岳父一点面子。可现在看来,对这种人,还真的不能客气,一客气他还真的忘记自己姓甚名谁了。

在赵孝锡看来,如果两国要结盟,他不希望看到西夏作壁上观。同样,如果大辽真的悍然入侵西夏,他也会竭尽全力帮忙。这才有结盟的意义

如果真觉得,嫁个女儿真能让赵孝锡,替西夏扛雷。那李乾顺真的高估,李清露在赵孝锡心中的地位。必要的敲打,赵孝锡觉得很有必要。

让拓跋野杀掉耶律齐,未尝没有拖李乾顺下水的意义在。毕竟,李乾顺现在的皇后,正是拓跋部落的女子,拓跋野的至亲姐姐。

这样的皇亲国戚部落,被大辽定为必须报复的部落,西夏皇室能坐视不理吗如果连这样的部落都保护不了,其它西夏部落会做何感想呢

一句话,木已成舟,赵孝锡不容李乾顺做出这种两面三刀的事情。如果他真狠的下心,在这个时候抛弃拓跋部落,西夏李氏王朝早晚被人推翻。

看着调门提高的赵孝锡,李乾顺突然发现。在这个未来女婿面前,他不但没有国主的地位,甚至连摆一下岳父的资格都没有。

不甘坐回座位的李乾顺,略显愤恨的道:“赵郡王,真是好算计啊”

对于李乾顺的讽刺,赵孝锡却很直接的道:“称不上算计,就算拓跋将军不杀他,本王也必杀他。本王不但要杀了他,那怕他的家族,本王也不会轻易放过。

敢让本王的妹妹流血,他有必死的理由。对于这种只敢躲在暗处施展诡计的小人,本王见一个杀一个。国主此言,怕是会令别人寒心啊”

同样不留情面回了李乾顺一句,这位国主也很惊讶般道:“赵郡王的意思,当日打算射杀清露的幕后黑手是他那为何,郡王不直接质询于他呢”

听到这话,赵孝锡忍不住冷笑道:“质询,你觉得他会承认吗说的再难听一点,他就算承认,国主你敢杀他吗最后只怕,最多也是将他逐出皇城了事吧

这些年,本王也没少听到,国主对大辽的威逼针锋相对。可为何到了本王这里,国主却畏大辽如虎呢国主这样,让拓跋将军他们如何自处

做为保护西夏的大部落,这些年拓跋部落死在大辽铁骑下的士兵,没一千也有八百吧说拓跋部落与大辽,有不共戴天之仇,相信一点不为过吧

在本王看来,拓跋将军此举非常无过,反倒应该重赏。如果西夏的将军,人人能象拓跋将军一样,只怕大辽也不敢踏足西夏半步”

讽刺了李乾顺一番,顺带还给拓跋野带了几顶高帽。听的跪在地上,有点眼中带泪的拓跋野,突然觉得确实有点委屈。毕竟,赵孝锡说的是事实。

这些年,为了防止大辽铁骑入侵,拓跋部落的骑兵也是悍然反击。在这种拉据般的对抗当中,拓跋部落也付出了不少骑兵战死的代价。

尽管对这些战死的骑兵,皇室跟部落都有封赏。可那些人毕竟还是死了,而他们确实是死在大辽骑兵手里,仇人是大辽,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也许是看到拓跋叔侄,略显失落的表情,李乾顺内心大骂赵孝锡又坑了他一把的同时。也只能不再追究拓跋野的过错,好好的表扬了一番。

将话题重新转移到,如何平息部落叛乱的事情。李乾顺也清楚,竟然选择了拓跋玉为拓跋部落未来的族长,身为国主他也必须给他一点甜头,让他感恩皇室。

很快答应将铁鹞军派出,护卫他返回拓跋部落。除此之外,还有皇城铁甲骑兵中,挑选了五千铁甲骑兵,由拓跋野负责指挥,一道返回拓跋部落。

有了这些人陪着回去,李乾顺相信,那些投机的拓跋部落长老们。应该明白,那位拓跋大公子许的好处再多,也比不过他这位国主对拓跋玉的认可。

除非这些长老跟其部族,不想在西夏生存。不然,看到这种情况,他们应该会明智的做出决定。至于如何处理善后的事情,李乾顺也不再过问什么。

如果拓跋玉能这种事情都处理不了,想必也没有扶持的作用。对于李乾顺的这番大言,拓跋叔侄俩自然是感激涕零,唯独赵孝锡却显得很平静。

解决了这件事情,赵孝锡也开始考虑返回大宋的事情。对他而言,此次他不担心西夏跟大辽,反倒担心远在汴梁的赵煦,到底会对他作何感想。

虽然赵孝锡此次顾全了大局,可成为西夏的驸马,却成了板上定钉的事情。其实在赵孝锡看来,这个驸马的身份用好了,对将来他的大业也非常重要。

只是目前这种情况下,他真的不愿跟赵煦翻脸。所以,他也希望,能跟这位堂弟,那怕心不和也至少保持面和。而他也加快着布局东南跟沿海的计划

至于此次骑军调动至大辽边境,在赵孝锡看来,大辽若不动,那大宋兵锋也不动。再多积攒些实力,以待另择时机,收复必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可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随着拓跋叔侄带着铁鹞军,还有五千铁甲骑兵,浩浩荡荡开赴拓跋部落时。一封加急的密折,让赵孝锡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