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当初证道长生的时候,他曾经在生死玄关之处见过无上神君留下的残念。这魔头神通广大,只怕还有很多后手。自己如果不能尽快成长起来的话,日后面对这魔头留下的后手,必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束手待毙。
若是华思源没有遭到意外,自己还可以托庇于他的门下,只要躲在他那里,就算无上神君复活,多半也奈何自己不得当年正一神君能够庇护背叛无上神君的投诚者,华思源自然也能。
但现在,华思源已经遭了天罚,将自己封在了“薛定谔的盒子”里面,道门圣贤太上神君又已经合道,无法出手。在这种情况下,他真的是除了自己之外,已经没有别人可以依靠了
斗神四部对手是域外天魔的话,他们或许还能帮忙,对手是无上神君的话,他们来了就是送死
道门呵呵,别说九大神君还没苏醒归化,就算九大神君坐镇,难道能够挡得住无上神君吗
这段时间,学习的闲暇之中,华思源常常给吴解讲古。据他所说,昔年第一代道门“太平道”就曾经有八位神君,一百余位天君,真君、真仙不计其数。可在新崛起的小字辈无上神君面前,他们却节节败退,最终被无上神君完全歼灭,除了少数幸运儿得以逃生之外,神君、天君们几乎死了个精光。
无上神君的盖世凶威,也正是在那一战打出来的
太上道就算再次兴盛,比起巅峰时代的太平道也不见得能强多少。指望他们能对付无上神君,能庇护自己,依然是白日做梦。
别的不说,就算九大神君能够挡得住无上神君,他们为什么要替吴解出头难道吴解是他们亲生儿子不成
所以归根究底,还是要靠自己。
吴解将纷乱的思绪深藏心底,站了起来,从云彩里面飞下去,飞到广袤的大地上。
第一百四十四次推演,开始
第二十六章开国
日子过去,吴解在九州界已经住了近百年。
这近百年的岁月里面,他差不多一直隐居,深入简出,既不办公,也不会客。除了偶尔给诸位还丹弟子讲道之外,就是几次抽空炼制了几件洞天法器,让一些寿元将尽、想要在死之前冲击一下,死也要死个瞑目的老头子们在其中突破金丹境界。
除了这些,他所做的便是专心地推演功法。
而尹霜则静坐在闭关室中,元神分化出游,化为尘世间的,化为山石地火,去细细体会九州界运转的法则,完善自己对于世界法则的认识,为日后冲击洞虚境界奠定基础。
青羊观一直隐瞒着吴解归来的消息,默默地发展着。
这些年来,九州修真界都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自从鬼神纪和石火问死后,天道寻求平衡的手段被再次阻断,整个九州修真界正道大昌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九州正道的魁首,青羊观原本就不需要做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
这就像是地球上,那些正处于事业巅峰状态的人往往比较低调,专心闷声发大财就好;反而是当他们走下坡路的时候,需要不时跳出来吸引一下眼球,弄一些令人惊讶的花招,试图用这种手段挽回劣势。
不过,相比于修真界的平静,却颇不平静。
大概就是易悌坐化的那一年,大汉国内乱,皇帝因为猜忌而要杀害原本很受信任的两个亲王和太子,结果一位感觉到危机的皇子便突然发难,凭借自己的武功刺杀了,这天子身边本有极为厉害的护卫,但他为了追杀逃亡的亲王和太子,将护卫都派了出去,结果当那个皇子惴惴不安地动手时,他便只能靠自己的武功来抵挡。
一个年轻气盛更被逼入绝境,另一个年老体衰又失了先机,这一战片刻之间便分出了结果。皇帝被杀,那皇子,宣布先帝发狂自杀,留下遗命让自己继位,在一些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的大臣们拥护下,继位为君。
如果只是这样,其实也真的无所谓。皇室之中杀君夺位,实在算不上什么特别的新闻。但糟糕的是那两个亲王虽然死了,可太子却没死。侥幸逃生的太子来到边关,得知父亲已死新皇即位,如释重负之下便打算就此隐居,但边关大将却不答应所谓奇货可居,新皇,自己这边却有正式的太子在手,为什么不争一争这从龙之功呢
更重要的是,若是能够在战争中打出威名打出民心来,取而代之什么的,也不是不能啊
于是这边关大将便悍然举旗,打着“诛逆子扶正朔”的名头,调集大军倒戈一击,想要争夺天下。
太子被立多年,素有贤名。很多大臣和将领原本就不赞成先皇发狂的行为,更不赞成新皇,于是纷纷表态支持太子。偌大一个大汉国,就此一分两半,陷入了内战之中。
战火正炽,又有人跳出来,说先皇其实没死,如今正在自己这里,还推出了和先皇相貌极为相似的替身反正他也不会给别人鉴定这替身真假的机会,只是要个名头罢了也举起大旗,想要逐鹿天下。
又过了些年,更有人宣传“刘家绵延至今,气运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