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天书奇谭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 / 2)

不过那还有点遥远,眼前需要的是慢慢充实自己。

虽然父皇可能活不了多久,自己的努力可能都是白费,但他反复告诫自己不能着急,因为如果说眼前只是还剩一丝希望的话,那么着急只会让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化为乌有

漂浮着异样香气的书房里面,双手扎着白布的大皇子正在一边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一边慢慢研读治国方略。

远离王府的一间客栈里面,坐在床上的英俊男子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疲倦之色。

“神魂入侵,实在是太费力了”他叹道,“以我炼罡中期的修为,入侵区区一个凡人的心神,对他制造一些幻象,按说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却想不到居然费力到这种地步”

“那是师弟你非要用这么吃力的法子。”坐在他对面床上的那位黑衣中年人笑道,“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真身出现在目标面前呢效果应该差不多吧”

“那可不行我是已经死了的人啊。”英俊男子也笑了,“如果我没死的话,那他只怕第一次见面就就拔刀砍过来我可是曾经企图篡他们熊家皇位的叛徒啊”

“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就连熊洱都还只是太子呢,我觉得他可能根本不知道那件事。”

“牵涉到这种问题,谨慎一点总不会有错。”英俊男子,或者说曾经的宁王朱权,露出了非常严肃的表情,“我们所要图谋的东西很大,所以不做充分细致的准备,不尽可能谨慎的话,是绝对不行的”

黑衣中年人点了点头,满脸信服。

虽然他才是老君观当代的大师兄,但朱权这位小师弟无论修为还是才智都远在他之上,甚至于远远超过了老君观当代任何一位弟子,就连师长们之中都有很多人不如朱权当一个人只比别人优秀一点点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嫉妒他;可当他比别人优秀太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那他将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敬仰。

“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要我去帮助六皇子加强生育能力,等他生下了儿子,自己又去指点大皇子呢”这位老君观当代的大师兄疑惑地问,“如果要扶持的话,扶持一个就足够了吧”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事实上,我根本没打算扶持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朱权淡淡地说,“以我和他们熊家的关系,我不杀他们全家就已经是大慈大悲了,怎么可能帮助他们培养出色的孩子”

“那是为什么呢”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个优秀的继承人,那是好事;但如果有两个不错的继承人,彼此又难分高低,那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朱权不怀好意地笑了,“几天之后,大皇子的正妃就将会生下儿子。我很期待那时候大臣们的表情啊”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两虎相争,扰乱大楚国的国运”

朱权的目光渐渐变冷,抬头看向窗外天空中游荡的气运之龙:“这区区楚国的国运,我才不在乎呢我只是要借助国运离乱的机会,让这条气运之龙失去夭矫腾挪的空间,然后捕捉它而已”

“只要能够得到这股气运,就可以让本门的几位凝元祖师试着借助它的力量突破到还丹境界。对于我们老君观来说,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还有一句话,他却没有说出来。

对于他自己来说,那条气运之龙,才是他唯一想要的东西

第十一章螳螂捕蝉

“气运这东西,你急切想要的时候多半得不到,等到用不着了,却常常无缘无故来到这正应了天道无常之理,叫人唏嘘不已啊”

宰相府的客厅不大,主人客人加起来也只得三个座位,此刻三个座位上都有人了,每个座位后面还都有人陪侍。

坐着的三个暂且不提,站着的那三个却也都不是寻常人物林麓山身边的是他儿子林孝,通幽境界吴解身边的是二徒弟秦静,通幽境界萧布衣身边的是师侄宁风,也是通幽境界。

通幽境界的修士,在天下各个门派之中便已经是极具价值的潜力股,得到师长们的大力栽培而若是散修的话,往往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但此刻此地,他们只是陪侍而已。

从当初吴解立志求仙到现在,中间过去了三十七年,三十七年对于凡人来说是大半辈子,可对于修仙者来说只能算很短的时间。但仅仅这三十七年之后,吴解和他的朋友们,便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这在知情人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惊人的事情。

“只看这客厅就知道,我们这些人的确颇有气运。”对于林麓山的感叹,萧布衣微笑着说,“我当初浪迹天涯寻求机缘的时候,曾想过此生能修炼到通幽境界,转世回轮不失向道之心,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却没想到有一天连我的师侄都能达到这个境界,而我自己赫然已经是飞仙中人”

“萧兄积累深厚,成就飞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林麓山呵呵笑着说,“只是这气运之说,我还是有些不明白我明明气数将尽,性命也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罢了,为什么偏偏会有气运呢这气运难道和生死并无关联吗”

“气运当然和生死有关。气运深厚的人,往往就会长寿。”萧布衣很肯定地说,“但凡事总有例外,这正如各种生灵都有生有死,可天地间偏偏就有那长生不死、乃至于渡劫飞升的的大神通者一样的道理。”

林麓山眉毛轻轻一挑:“我可不是什么大神通者。”

“老弟你的成就,尚在人间大神通者之上”

萧布衣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顿时让众人为之一惊,吴解忍不住抢着开口,追问究竟。

“这茫茫九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