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王凡要是和正常时候的方逸见了面,一准儿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方逸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和居安真是很相似。不过王凡既然放弃了招揽方逸,那么居安和方逸见面现在也就看起来不太可能,两人都埋首在各自的小地儿,一个蒙大拿一个加州,哪里这么容易见到的。
不过王公子的放弃却是给自己省了很多的麻烦,因为方逸受到了刘鸿硕的影响,对于换画廊并不是有太大的兴趣,更别说自己还和邹鹤鸣合作的很好。某方面来说两人就像是患难之交,未成名时两人就开始认识,相互帮持着走到了现在地步。总之只要邹鹤鸣不干出什么令方逸怨恨的事情来,那么劳伦斯画廊就不会失去方逸这个客户。
现在的方逸开始慢慢的滑入了以前在国内的那种状态,虽说没有上次那么见人不理的疯劲儿,不过论起执着和偏执,开始有过之而无不及。
波比勒一遍又一遍的嘲讽线性主义五人,终于激起了方逸心中的不满和不屑,同时也点燃了方逸心中那一抹高傲的好胜之心。现在方逸的脑子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怎么做到把古典主义推进一步,甚至连个计划表都没有,在方逸的脑海里结论很简单,我做的到至于怎么做的到那就想呗。逻辑非常的简单明了。
完全没有想过这么干对自己身体还有精神上面的压力是如何的巨大,或者说方逸就凭着简单的想法把自己摆上了祭坛,这样做很危险,就像是小说中的高手闭关,要么三花聚顶,要么走火入魔。虽然危险但确是一个时代最顶尖高手的必由之路不是吗
敢想人之所不能想,方能成人之所不能成。
第384章分歧
陷入这种状态的好处就是当一个想法失败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沮丧会少到几乎没有,这样不行那就换另一种方法,可以说方逸的脑子里就没有留给沮丧的时间,立刻开始投入下一个实践。
还好现在方逸己经是不在国内的时候了,至少生活上并不依靠着朋友们的照顾,自己家里雇佣了一大帮子的人就是为了照料自己的生活。而方逸则是可以完全把自己的身心和思维投入进去。
”小说“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方逸这边正在全力以赴准备再攀高峰。而远在巴黎的线性主义其余的四个小伙伴也不是很快乐,这些日子以来,克希马和安德尔斯从交谈发展到了争论,到了现在演变成了争吵。
克希马主张线性主义的weii之路因该是继续强调线条,乎略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纯以画布上的人物或者是动物的轮廓来表现,追求一种感官上的生动而不是画布上的真实,线的作用在克希马的理念中被进一步的放大了。
而安德尔斯则截然不同,认为线性主义的weii之路恰恰是不再注重一根根的线条,甚至是想抛弃一个个精准的形体,同时把这些线条扩展成一个个色阶不同的面,以最少的画面色彩,甚至整幅作品只要两到三种色彩就可以完全的表达出必要的生动感,没必要浪费这么多的色彩在画布之上,剩下的东西交给观都在自己的脑子里来完成。
听到两人的见解,大家都zhidao两人同时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克希马从中国工笔画艺术中得到了启发,准备好了把线性主义带到更高一步的层次上去,或者是克希马自己认为的更高的层次。而安德尔斯则是受到了中国写意画的影响。不光是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沉迷,从这样的画风中也总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抛去现在线性主义很多的要求,甚至是画派特性,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大统一。
“你这是背叛”克希马从沙发上立直了身体,双目炯炯有神的望着坐在对面的安德尔斯大声的说道,这声音就像是一声怒吼。别说是屋里,离着房子老远都可以听的到。
安德尔斯同样毫不相让,也直立起了身体回视着克希马的眼睛:“这是发展。是线性主义weii,你只是修修补补,而我的是保留了框架重新建出一个殿堂如果大家都按着老样子,老方法来。怎么会有线性主义。现在是打破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让线性主义经历这些来一次重生的时候了”。
“胡扯线性主义离开了线的作用,在视觉中再也不强调线条表现力,还谈什么线性主义还何来的线性之说”克希马立刻的反驳说道。
安德尔斯立刻辨解说道:“线非要是一条细细长长的为什么不能是宽宽的或者就是一个点,一个方块你的定义太狭隘了”。或许是扯着嗓子吼了半天,安德尔斯说完就拿起了旁边的杯子猛灌了几口,然后把杯子顿在了桌上发出了一声啪的声音,然后抬着头直视着克希马。等着他说话。
而克希马显然没有让安德尔斯失望,立刻说了起来。接下来自然是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说个不停。
涉及到了艺术思想的时候,不论是克希马还是安德尔斯都不原退让一步。这也很好理解要是退让了,那两人也就不是两人了。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似乎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容否决的一部分。就像是现在的安德尔斯和克希马,两个内心并不想和自己的朋友闹成这样,更希望的是大家能够好haode交谈一下,让对方能够走出自己认为的误区回到自己的想法上来。
但是涉及到艺术思想这东西,两个之间哪有什么对错事实就是克希马对,安德尔斯也没有错,只不过两人对线性主义的weii产生了分歧。当两个都抱着说服对方的想法,那就相当可笑了,根本不keneng让对方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全力支持自己。这又不是政治圈儿,大家可以用利益交换来让另一方支持自己。现在克希马和安德尔斯就在各自维护自己的利益底线,根本无从交换
方逸的率先出走,开始着手征服古典主义,克希马和安德尔斯的艺术分歧现在看来只是两位线性主义创立人之间的争吵,但是年轻的线性主义在诞生了短短的几年之后,就要面临着两位艺术家的出走,方逸算是第一个,而安德尔斯就将是那第二个。
对于方逸转战古典主义,安德尔斯和克希马四人没有什么意见,都在心里祝自己的朋友好运,迈出征服自然女神决定性的一步。那剩下来的大家就要为发展和扩大线性主义的影响努力,因为开派艺术家就只剩下四位了,所以安德尔斯和克希马都希望朋友们能向以前那样,把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为了画派的weii。
不过可惜的是方逸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中国了一趟,让克希马和安德尔斯以最近的距离接受到了真正的中国国画的影响,而且并不是那种当代的中国画派,而是采用纯正中国风的老一辈大师们的影响。让克希马和安德尔斯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