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魏进打趣说道:“知道你们老师牛了。来叫声师伯听听让我也过过瘾头”。
“师你个头”赵捷看着魏进,把手中的虾壳子向着魏进扔了过去。
朱政没扔东西,而是向着魏进伸出了手,手指合拢勾动了两下:“想听师伯先把见面礼给了,我看上了一部车子也就二十几万。您这膀大腰圆的也不会在乎吧过段时间就是我生日了,各位想做师伯的怎么说也要意思一下低于二十万我都替你们不好意思”。
周同听了连忙摇头:“你这师侄我可要不起,一个生日二十几万,一年从我们身上就刮去一百多万了,你干脆也别画画了,等着每年过生日就行了”。
陶勇听了呵呵一笑。开玩笑的指点说道:“等见到四个洋鬼子师伯你再伸手,那才是真正的同门同派的师伯,而且身板油晃晃的可比我们几个骨瘦如柴的强多了也别说张口了,伸手一摸就是一手的油晃一晃身上就掉钱的,而且还是欧元”。
大家听了又哈哈的笑了起来。
所有这群人中,感触最深的不光有汪洪旗。还有赵捷。望着坐着的七个朋友,赵捷有的时候真是觉得就像是一场梦一样,从一个人像模特一下子成了大学生,没多久又成了画廊的签约画家,马上自己的作品就要和坐在桌边这些人的作品一起出现在展览馆中
看着眼前的人聊着,赵捷不知怎么的思绪就飘回了自己的老家,想起了前段时间学校刚放假自己回到了家里的情形。
想起了自己的老爹看着自己画画的时候一拍大腿。说油画跟盖房子用石灰粉墙的基本道理一个样,只不过粉墙是白闪儿,自己这里是闪儿多,让自己笑弯了腰然后母亲听说自己一幅作品画廊开始时候几万,顿时就是一惊,当自己提到方逸的作品一幅现在两百万人民币的时候,顿时两位老人就替方逸担心起来:这么多的钱怎么花啊
这次回家,赵捷的日子过的很轻松,老两口也不再崔自己结婚了,现在十里八村的媒婆们也不在往自己的家里凑了。就是老两口也觉得这十里八村,包括镇上的政府里的会计,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了
怎么说女儿也是个大学生,而且还成为了一个画家,虽说两位老人对于画家没什么大的慨念。不过带着家的总是很牛气的不是么比如以前听到了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家,哪个不是牛气冲天的。都带着家的能差多少不光老两口,就是村里人也觉得再怎么着也要和乡里的乡长差不多的行政级别说不准还能和县长平级,那还得了县长能是你一个镇上的小会计惦记的么怎么说也要找个书记级别的才般配嘛
媒婆哪里去认识什么书记,所以赵捷就过的安稳了下来,一直在家里呆了两个星期,这才回到了石城。
郑小鹏这边收拢这些人,一来是想打造一张群体名片,二来也想着能借方逸的势想想看方逸五个人一起到自己画廊办的展览上亮相国内的艺术媒体会有什么样的反映著名艺术家的朋友,总能占点儿光的不是
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份被淘汰到扔到了垃圾箱里的作品,被一位大师看中,而且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总之说什么都好,反正就是大师看中的并且说服了主办方,这幢建筑建成了就是现在的悉尼歌剧院,设计者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约恩乌松,一锤定音的大师是二十世纪最有创造力的建筑大师之一埃络沙里宁琢磨一下这个故事里弄面就有太多的道道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286章当头一棒
两位约翰牛第一个找上的就是郑小鹏的画廊,通过李翻译提出要看看方逸真迹。虽说郑小鹏有点儿心烦,不过外国朋友提出要看方逸作品的真迹,心里也感觉不太好拒绝,咱们中国人总是很好客的嘛,别让洋鬼子到这里来觉得我们没礼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样郑小鹏就给安小军拨了一个电话,安小军那头也觉得洋朋友想看就看吧对着电话那头的郑小鹏一口就答应下来:想看就来看吧反正洋人朋友喜欢咱们中国艺术家也是一件好事
从郑小鹏的手中接过了地址,道森就带着自己跟班林奇,还有二鬼子李翻译坐了上车子就往安小军那里去
道森说是看真迹,未必就没有想着到时候三绕两绕的出点儿钱,先把看到的作品放入自己的兜里。由此可见有时候洋人未必就是什么好东西,谈到钱的时候十有都不太是东西。人家好心让你看画,现在你就想着黑人家的作品了
心里想着黑作品,不过等着三人到了安小军的楼下,抬着脑袋望着这幢巍峨的摩天大楼,道森就觉得自己这一路上想的有点儿太简单了,在英国的时候,道森可不太有胆子进这种大楼里去捡这些老板的漏。
等着到了安小军的公司,前台小姐一脸职业微笑的带着三人七绕八绕的在公司里穿梭的时候,道森就把黑人家作品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你好你好”一圈人介绍了一遍,安小军就指着墙上方逸的两幅作品说道:“这两幅就是方逸的作品”。
道森看了一眼,就指着两幅作品问道:“风格完全不一样,哪一幅是方逸的真迹”。
“两幅都是”道森这个洋鬼子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挠到了安小军的心里去了,直接张口介绍说道:“这一幅是方逸自己风格的作品,至于这一幅是方逸仿他老师风格的作品”。
“安先生您是怎么看出来了”李翻译把林奇的话翻译了一遍。
既然是挠到了痒处,安小军当然要好好的展示一下,轻轻的取下了画。把画背出示给两个洋鬼子。
两头约翰牛哪里能认识中国字,到现在两人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不认识,在英国的时候费了老鼻子劲了,才认识了方逸两个字就这两个字花了几人几天的时间才记到了心里。时不时的还要想一遍。免得到时候看到作品的时候认错了。
“方逸仿老师技艺所画本为游戏之作,阴差阳错之间被安先生购得”李翻译把背后的字翻译给了自己的顾主。
道森看了一下背后的字,现在就认识方逸两个和下面的年月日,当然了年月日三个字还是猜的。翻回到了正面继续看了一下作品。
“我这里还有方逸老师的作品你可以对照着看一下”安小军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幅刘鸿硕的作品说道。
听了李翻译的话,道森转到了刘鸿硕的画前,仔细的看了十来分钟,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是不写上字,谁能分辨的出来”。
“请问您手里就只有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