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画家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 / 2)

穆瑾抬起头来看着方逸问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学油画怎么不学国画你刚才说的大写意多有气势,大笔一挥不用几分钟的时间一副上百万的画就出来了”

方逸看着穆瑾调皮的对着自己眨着眼睛,不好意思说自己画起画画就像是狗在宣纸上爬过似的,只好笑着给自己脸上贴金:“我这个人就是喜欢迎难而上”。不这么说怎么说,难到告诉女友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对国画没什么用这么一说万一把女友吓跑了咋办穆瑾说不定还以为方逸神精病呢

“一定有另外的原因只是你不好意思说”穆瑾把脑袋贴在方逸的胸口笑着讲道。

方逸很是配合的嘿嘿笑了两声:“这都被你看出来了,那以后我还怎么混油画这东西上手是困难了一点,不过画个四五年就能有模有样的了。国画就不同了,虽说是上手容易你画个四五年只能拿出来骗骗不明围观群众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浸淫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说完就开始给自己女友显摆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管对不对直接就当个笑话讲了出去。主要就是为了博女友一乐

方逸搂着女友就开始分析:油画和国画最大一点不同的是国画通常来讲是文人画,古代的大画家一般来讲他首先是个文人,什么诗词歌赋至少都能玩的转不光与绘画技巧有关还关系到画家自身的整体文学修养,你想玩好它当然不容易。通常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族阶层,属于统治阶层。从根本上来说国画就不是给劳苦大众欣赏的东西,它是文人挥发渲泄自身情感的东西。你画的像不是好是匠气重最明显的历史上的例子就是意大利人郎士宁,你看一油画家到了满清被吃糠拉稀祖孙三代人给折腾的,最后到了十全老货乾隆手里愣是变成了画工笔的了。

而西方的油画从一开始就是以给别人欣赏为目的的。很多古典主义大师们都画的神话宗教人物,什么耶稣上帝之类的大多数还是放在教堂的。就算是人物的肖像画也多是给有钱人很多都是商人之类的定制让别人挂在家里看的。

你要是画出国画的大写意来,山不山水不水人不人鬼不鬼的这些没文化或者文化层次不够的有钱人几个看的明白的自己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全坐着等你画你是全都画上去了,你画的人家一家人跟猛鬼聚会似的谁付钱给你没人付钱古典大师们张嘴喝西北风啊欧洲的画家又没有国家给避税给补贴这类的东西。

画的不像不提人家给不给钱,还会败了自己的名声,重一点说不准还要挨顿打。一边打你一边嘴里说不定还带着:“让你个狗东西来骗钱”。在中国的古代有几个商人有那胆子明目张胆的殴打士人除了几个特殊的奇葩朝,大多数朝堂之上站的都是伶牙俐齿的文人士子,喷不死你才怪

方逸这是说了一路,穆瑾则是被男友逗的笑了一路,听到最后直接挂在方逸的身上笑着靠方逸拖着走了。

虽说现在生活水准高了连年夜饭也有人家在饭店里搞,不过初四的时候想找一家小店吃顿饭也还是很不容易的,方逸带着女友在石艺的后门小街上转了快半个小时这才找了一家馆子来祭两人的五脏庙。吃完了饭方逸就送自己的小女友回家,自己也转头回家去了。

第041章顺大溜的老娘

初五到了画室绕了一圈,从初六开始方逸开始正式的到画室上班了。刘鸿硕很快的让人把一面大镜子送到了画室里,等着基底做好师徒两人各自动笔画自己的画。

刘鸿硕的画刚完成了五分之一的时间,方逸的第一副自画像画完了,花了方逸将近五天的时间,直接画法把自己站在画架前的样子画了下来。刘鸿硕看了五分钟之后就让方逸返工,方逸不得不又把画布上的颜料铲掉,直接再画一副。

现在方逸看着的是自己这些日子来的第三幅作品,也就是说画布上的颜料被铲掉了两次,整个画布在一开始作画的时候就显得有点儿厚重,底面的残留的色彩相当的丰富,这样方逸就不得不加重颜料的厚度,同时思考有些底面的色彩是不是保留,然后在上面上一层透明色提亮

整幅作品一完成,方逸对这一次自己的作品很满意,由于画的副面比较小又要画的精细,所以方逸用的最多的就是最小号的画笔,还不是硬毛笔而是小圆软毛笔,仔细看就能看的出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柔软笔触。

站在画架前面仔细的端详着自己在画布上的样子。方逸画人物现在不自然的就会带着一点拨高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人物画的更加美或者说是更加秀丽一些。更何况现在是画自己画面上的方逸嘴角轻微的上扬,腮边两只小酒窝更显得深陷了一点。脸部柔和的线条加上浓密的眉光,一双乌黑的眼睛正在平视着方逸自己。

左手抬起,手间指缝之中夹着几支画笔,调色板被放到了旁边的小车子上处于画面的最右下方。现在方逸的调色板上的色彩就没有第一次画时候一坨坨的样子了,这些颜料就像是被挤出的一条条小牙膏,在色板边缘顺时针从冷到暖排列成一个大扇形,这些颜料的内圈还有一圈是对应颜色中加了白色调和过的颜料。方逸调色板上色彩排列和老师不一相,师徒两个是反着来的,方逸这样排是因为暖色用的更多,这样右手拿着画笔时候取色更加方便一些。

右手横在胸口,手中抓着一支软毛笔,身体挡住了一小半的画面,露出的那一半上而赫然就是女友穆瑾的脸,略微歪着的脑袋配和着方逸带着一点倾斜的左肩就像是画中的女友靠在画中方逸的肩膀上一样。

这边方逸一画好,刘鸿硕就走到了学生的画架之前,看着方逸的画评价说道:“有进步有些色彩还带着一点儿透明感,手上还有衣服上的一些肌理做的不错,有这么一点儿意思”。

这副画方逸没有追求那种像到照片似的完全写实风格,更注重表现光和色彩在一些局部用厚一些的颜料做了一点肌理效果。色彩很丰富但是大调子却很统一。

“这一幅可以了等干了以后上油吧”刘鸿硕点了点头说道:“比我想像的要好,为什么我让你铲掉重来,每一次都让你只是铲平而不是铲掉画面所有的色彩因为以前有些古典画家就喜欢在原来的不满意的画布上再画一次,不是让你直接刷上一层白盖住下面的色彩,就是让你学会利用这些色彩,现在看来你做的不错,甚至比我想的要好”。

方逸老实的站在老师的身边,听着老师给自己讲解。听到了一些画家喜欢在旧画布上作画,不禁的有些腹诽道:这些人一定就是那些生前苦逼死后牛逼的那一类人物。要是生前就牛逼让学徒再绷一个画布不就行了就像自己老师干的这样:方逸我要画多大多大的,给我绷个布顺带上个色底。然后又琢磨了一下觉得这苦逼说不定生前连个学徒都没有,完全靠自己绷布的。

刘鸿硕不知道方逸的脑子里己经是满脑子跑火车了,要是知道说不准就要躺下送急救室了。在刘鸿硕的眼里自己的学生正在脸上挂着笑仔细听自己讲解。说了一会儿总结说道:“今天早点儿回去,这两天就在家里养养精神,三天后艺考不要丢人”。

方逸听了老师的话,有点儿不甘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