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未过子时,联军一队队游骑便出现在盖军阵地周围,鼓噪、冷箭不断。盖军斥候未免敌人太过靠近,纵骑驱逐,双方时追时逃,时而纠缠厮杀。斥候之间的交锋,虽不如大战一起,伏尸千万,血流成河,却也是刀光箭影,九死一生,仅仅一个多时辰里,双方便都付出过百人的死伤,可谓惨烈。
深夜,长安西北数十里,右扶风安陵。
泾水,黄河之之流也,仅次于渭水。源出凉州安定郡六盘山,径直而下,合流渭水,汇入黄河,与渭水不同,由于泾水其质多沙,极是混浊,宛若一条黄色蛟龙,卧于三辅。池阳县和安陵县之分,即以泾水为界,前者位于河北,属左冯翊,后者处于河南,属右扶风。如今,左冯翊是盖俊占据之地,右扶风则是韩遂势力范围。
泾水以南数里,漆黑无声的夜幕,有一种吞噬人心的力量,蓦然,北方响起闷雷般的密集马蹄声,只见无边的黑暗中,窜出一条猩红的火蛇,蜿蜒南下。这是一支人数超过两千的骑兵队伍,所谓火蛇,乃是由士卒手中火把组成。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鹰扬营隶属于河朔盖军的鹰扬营,虽不像骠骑将军盖俊部曲射虎、落雕二营那般纵横天下,威震诸侯,但也绝非无名之辈。实际上鹰扬营脱胎于射虎、落雕二营,几乎从未涉足中原,是以素不为世人所知,但在西凉汉、胡眼中,他们就是汉军精锐的代名词,可止胡族小儿夜啼。鹰扬营之所以有今日之名声,自非白白得来,完全是靠将士们和羌人、屠各、杂胡、鲜卑诸狄一场一场打出来的。其统领不是别人,正是西凉首屈一指的猛将,杨丰杨伯阳,又曰杨阿若。不过杨丰本人自成名后,素恶“阿若”之名,如今已是无人敢在他面前提及,除非不想活了。
杨阿若此时并不在这支骑军中,而是率一千骑位于西北里许,大队未曾点火,于黑暗中无声无息的行进。目前他们所处安陵地界为敌人韩遂的地盘,谁知道会不会骤然遇上大股敌人,未免落入圈套和伏击,乃设后手,不致遇上变故,毫无还手之力。
杨阿若骑在一匹高达六尺余近七尺的乌骓马上,似其胯下这等神骏,草原、大漠亦属数十年难得一见,中原更务须多提,获之必予王者,不是人臣所敢乘骑。因此,它只能是来自素产良马的西域,且在西域,也是不可多得,非权贵、将军不能拥有。
杨阿若皂袍、玄铠、黑羽氅,一身如墨,再配以坐骑乌骓马,飞驰于漆黑夜幕,远远望之,恍如地狱死神降临。可若是凑近细看,倒也没有那么吓人,相反,杨阿若青丝泼墨,肌肤白皙,容颜如画,仪态风流,所谓“倾国倾城”,亦不过如此罢了。
此刻,杨阿若眉头微微蹙起,似有心思。
作为盖俊麾下曾经的五大战将,杨阿若因为是骠骑将军盖俊外亲,被留在北地郡,做个守户之犬,碌碌无为已数载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和他同处在一个级别的盖胤、马腾、黄忠、关羽,随盖俊周旋左右,历经大战,先后拜为将军,或封乡侯,或封亭侯,成为名震天下的良将虎臣,甚至连胡封、庞德也后来居上,位至将军。
杨阿若如果只是一个毫无进取之心的人也就罢了,凭借着骠骑将军盖俊妹夫这个身份,未来必然不会受到亏待。然而杨阿若出身贫寒,少为游侠,养成了他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当年盖俊初闻他和阿妹盖缭情投意合,欲提拔一介小卒的他,留在身边听用,杨阿若自觉受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由此可知其为人性情之刚烈激进。
留守北地的几年里,他竭力压抑着内心那颗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就当他快要压制不住的时候,得知盖俊即将动员包括北地郡在内的全部力量,南下勤王长安,届时他将会是西路军的统帅。
勤王,世间至大事莫过于此,杨阿若欣喜若狂,他终于可以不用再萎缩于北地方寸间了,何况单独统领一路兵马,他有十足信心,凭借自己将兵之能,及麾下士卒猛锐,一定能够大破董卓,封侯拜将。
不过和他想象中的不同,勤王,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先是韩遂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溜入三辅,成功攻占长安,截得天子。而后盖勋、盖俊父子意见产生分歧,导致大军于左冯翊间来回游荡,错失无数次南下机会。最后骠骑将军府从事中郎荀攸荀公达献“舟舰破局策”,盖俊允了。杨阿若顿时变得目瞪口呆,久久回不过神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盖胤、庞德的舟舰部队将会成为此战的主力,而作为西路军统帅,麾下步骑三万兵马的他,则变成了牵制敌人的偏军。
第四百一十九章伏击
由堂堂三万步骑大军的西路统帅,变成牵制敌人的偏军之将,对于边地苦忍数载,期待一战腾飞的杨阿若来说,不可能不感到愤怒,不可能不感到失望,可是愤怒又如何失望又如何既然盖俊及骠骑将军府已经定下计策,并且派人通知他予以配合,那就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杨阿若再不情愿,也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杨阿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想通了,偏军,未必就不能有所作为。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这样的事。
“驾”
一名骑士逆驰而来,其骑术甚俊,兜缰划出一个漂亮的圈子,来到骑队前侧,此正是杨阿若所处位置,快速禀报道:“中郎,敌游骑渐多。”
“嗯,知道了”
对此杨阿若丝毫不感到意外,安陵虽不是韩遂重点布防之地,但也有一部韩军驻扎,早在白天,杨阿若派遣斥候涉水往南侦测敌情,便和安陵韩军遭遇,并爆发一连串小冲突,对方势必会有所警觉,如今虽正值深夜,己方又是从隐蔽地段过河,但数千敌骑突然出现于境内,安陵韩军要是无所察觉,干脆早根绳子上吊算了。
杨阿若目光幽幽,直刺漆黑地最深处,安陵兵马有限,困守孤城尚可,出击则显不足,无须过于在意,且,他的目标也不是安陵小县,而是其身后
“加快行军速度”
“诺。”
面对大股敌军进袭,安陵韩军大为紧张,盖因城中仅有一部人马,八九百人,不过守军将领已把敌情回报谓桥、平陵韩军,只要坚守几个时辰,援军即可赶至,加之敌人多骑士,攻城乏力,倒不是太担心。
然而鹰扬营杀到安陵城下,却并未停歇,而是绕城继续南下,守军将领这才意识到,敌人不是冲着自己来的。继而忧心忡忡,这么一大股骑兵,突然出现在后方,应该会掀起一些波折吧
安陵守将的担忧并非毫无理由,韩军在北方、东方全线退过渭水、霸水,凭河而守,以御盖军,但位于西方的韩军却不能这么做,一来是为避免被盖军切断后路,成为瓮中之鳖,二来大军所食粮秣,十之八九皆出自郿县万岁堡。是以,西方之韩军不仅不能退过河,还要布置重兵,护卫退路、粮道。
鹰扬营快马扬鞭,疾速驰进,于一个时辰后杀入平陵境内,这里已是敌人腹地,鹰扬营早就熄灭了大部分火把,只余数百用以照明探路。
杨阿若的运气不错,才稍加搜索,便于西方数里外发现一支缓缓向东的车队,据斥候回报,这是一支由数百乘大车组成,有士卒在侧护翼。
杨阿若判断此必为联军粮车,时间紧迫,耽误不得,乃下令一千骑从后奔袭,另以一千骑绕到车队前方,阻击、堵截漏网之鱼,他则自将千骑隐于暗处,静观其变。
鹰扬营斥候发现联军运粮队的时候,后者同样发现了对方,联军运粮队是有士兵保护不假,可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