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涯最后抽出谭公的那把佩剑瞧了瞧,但见这把剑形制古拙,剑刃约三指左右宽度,剑一抽出,便显出一股锋锐之气。而且剑刃上无一丝折损,显然是把宝剑。
再抽出自己的那把剑瞧了瞧,但见上面已经颇有几个缺口,正是在之前与谭婆、谭公打斗时所造成的。
其实眼下西夏的治炼技术与出品的兵刃在诸国中颇为有名,当世有“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的说法。
契丹鞍是指辽国的马鞍,高丽秘色则是指高丽所产的高端瓷器。
所谓“秘色”,本就是指官窑出产的瓷器颜色,但因为是专为皇室烧制,乃帝王所用,所以称之为“秘色”。普通人不但用不起,也很少能得见。
高丽的瓷器烧制技术,其实本也是中原传过去的。但传过去后,高丽工匠又加上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再有土质特殊的关系,因此这时高丽出产的高端瓷器,竟是比中原本地的还要精美。
不过也就是其中精品了,整体上的差距还是颇大。就像契丹鞍、夏国剑也是一样,都是指其中的精品,不是随便一件就能冠绝天下。
以高丽秘色为皇室贡品来看,能称得上天下第一的辽国马鞍与西夏宝剑,应该也都属于贡品。
陆天涯这把随身佩剑虽然也是西夏出品,但只是他一个六品武官随官服附赠的佩剑,自然也谈不上有多精制。
虽然也优于大部分寻常民间工匠所制,可对比谭公的佩剑,就颇有不如了。
毕竟这老头儿已经闯荡江湖几十年了,若没把好兵刃随身,又岂能用到现在。
而且从谭公所制的伤药都要用极北寒玉来配,可见这老头儿也是个讲究人。药都推陈出新,不断用好的了,兵刃自然也要更新换代,优中选优。
所以谭公的这把佩剑,自然不是寻常凡铁。
陆天涯仔细打量时,还发现这把剑近柄处有刻了名字。能够得到命名的宝剑,那就更叫不俗了。
他倒转剑柄看去,但见是铭刻的两个小篆字体。仔细辨认后,正是“冲霄”二字。竟是以其门派冲霄洞来命名的,这么看的话,还很有可能是历代掌门传承下来的,那就更不俗了。
其实李秋水的秘室里也收藏有不少宝剑,估计随便一把,可能都不下于这把冲霄剑,甚至也不乏有比冲霄剑品质更好的。
出发之前,李秋水也曾有提议,让他任挑一把,更换佩剑。
但陆天涯却觉着自己初学剑法,还是应以剑法本身为重,不能倚仗宝剑之利。如果得了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没打几下就把对手兵刃给削断取胜。那于他来说,也是失去了更多磨练剑法的机会。
所以在剑法未大成之前,他觉着用把寻常佩剑就行,不必非上宝剑,便谢绝了李秋水的提议。
李秋水对他的这个考虑,也是大为赞赏。
不过他眼下的游刃剑法经过连番几战后,已是大有增长,再加上佩剑又在与谭公交手时被砍出几个缺口,不堪大用了,倒是可以适时更换一把好剑。
而且谭公这把冲霄剑之前并不能砍断他的佩剑,应该也算不上是削铁如泥,只是品质更好一些,更加坚韧,倒也正合他用。
打量一番后,陆天涯便收剑入鞘,换上了这把冲霄剑。
谭公、谭婆剩下的遗物里,再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至于谭婆的那两把蝴蝶双刀虽然品质也不错,但他又不练刀,更不练双刀,便不作理会了。
接下来陆天涯只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把其中的金银、铜钱等物取了。剩下的东西则都不动,还是原样包作一个大包裹,交给姚伯当去处理。
他那把替换下来,缺了几个口子的佩剑已然无用,便也一并交给姚伯当自行处理了。
不过他也没当面交给姚伯当,只是招呼了一个使唤的下人转交,也没特别交待什么。
那下人把东西交给姚伯当后,姚伯当料想有价值的东西想必都被陆天涯取了,便也没打开细看。剩下的这些既然都是谭公谭婆遗物,他便都当作陪葬品,一起命人放进二老的棺材里了。
秦家寨这么大个寨子,平常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何况走江湖的,死伤更是常事。而秦家寨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平日采购也多有不便,所以寨中早就自行备有棺木,倒也不用去临时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