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涯接下来打开李秋水抛来的那个包裹,但见里面果然是套衣服。而且外套、里衣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顶乌纱所制的无翅纱帽,外套则是深蓝色的,不过并无什么刺绣图案。
他在现代世界时,曾交往过一个喜欢COSPLAY的零零后女友,跟着一起玩儿过,所以对汉服也有些了解。
这时拿起来看了看,发现跟他以前接触过的那些汉服样式倒也差别不大。西夏虽是胡人所立之国,但其实汉化程度很高,受汉文化影响也很深。
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人,其实是秦汉以前的古羌人一支,跟吐蕃藏族算是同宗同祖。
党项人中有拓跋氏、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这八个主要部落,其中拓跋氏最强大,长期为党项首领。
不过拓跋姓却是出自鲜卑,而且党项人也曾在鲜卑人所建立的吐谷浑王朝中被鲜卑长期统治,所以也深受鲜卑人影响。李元昊在立国后,便自称是鲜卑人,不认羌族老祖宗了。
可能是源于鲜卑人曾在南北朝时期建立过北魏,且当时还是曾一统北方的大国,故而也自认个好祖宗,认为自家乃是鲜卑王族之后,立国十分正统。
姑苏慕容家虽然也是鲜卑之后,但却是鲜卑族中的慕容鲜卑,与拓跋鲜卑分属不同部落,双方甚至称得上是死敌。
南北朝年间,导致慕容垂所立后燕国大败的“参合陂之战”,正是跟拓跋鲜卑所立北魏打的,可不是跟汉人打的。也正是这一战,打的燕国全军覆没,大败亏输。
第二年慕容垂御驾亲征,老将出马,终于胜了一战,扳回一场。但在回军路过参合陂时,慕容垂见到被北魏坑杀的几万燕国士兵尸骨堆积如山,大为伤感,并羞愤呕血,就此病倒,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慕容家最能打的慕容垂一死,北魏立即出兵攻燕,连战连捷,打的燕国一路败走。之后再没几年,就灭国了。
姑苏慕容家有一门高深指法,叫“参合指”,正是为纪念“参合陂之战”起的名字,要后人不忘此战之耻。
其实慕容家建立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这几个燕国,国运都很短,全部加起来都没超过百年,实是个短命王朝。
倒是另一支慕容鲜卑所建立的西北小国吐谷浑,还在大国夹缝里延续了几百年,并曾奴役过西夏的党项人。
也正是由于吐谷浑的奴役,一部分党项人叛逃出来,依附唐朝而内迁。当时正是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感于党项归顺,将其首领拓跋赤辞赐姓为李,并封为刺史,这也是西夏皇室姓李的由来。
唐末黄巢起义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出兵助唐平叛,唐僖宗又再次为拓跋氏赐了国姓“李”,并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又封夏国公,这正是党项人的发家之始。
西夏建国后,李元昊立国号为夏,也正是源于拓跋思恭最初被唐朝封为夏国公,这也同样是立国正统的来由之一。
从唐朝时算起,党项人早已是内迁了几百年,所以在这几百年间已是深受汉化,族人大多着汉服、说汉话。
李元昊在继承夏国公位后,不但率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立国之后,更是下了秃发令,恢复胡人异俗,还特别创立了党项文。就是为了要与汉人做区分,生怕被同化。
可惜的是,李元昊虽有此志,但党项人早已受汉化太久。所以也就他在位期间,还能够强行推动。等他过世后,继位的几个皇帝都不是太强势,这些胡人异俗便推行的不彻底了。
虽有西夏文字,却是基本满朝汉话。也只有在做文字记载时,另立一份西夏字文件。
皇室与某些贵族虽然还坚持胡人异俗,但私下里穿汉服,不再髡发的却是在所多有。
最多也就是结发辫,再戴个标志性的大耳环。实际上头顶早已不秃,反正西夏人多戴帽子,帽子一扣,也不怕被人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