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城返回南城,飞机落地,两人没多做停留,直接让公司司机把他们送到了新买的别墅。
车子停稳在院门外,看着眼前这栋崭新的、带着个小花园的两层小楼,宋知意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和一点点不真实感。
“总算……有自己的窝了。”她轻声说,语气里充满了感慨。
从最初那个狭小的出租屋合租室友,到后来稍大一点的公寓,再到如今真正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家,这一步一步走来,回忆满满。
许言拎着两个随身行李箱,用钥匙打开了院门,侧身让宋知意先进:“欢迎回家,宋老师。”
院子里还空着,只铺了草皮,等着主人日后慢慢规划。
走进宽敞的客厅,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照在光洁的地板上,空气里还带着一点点新房子的味道。
几个大的纸箱堆在墙角,是提前托运过来的行李。
“东西不算多,但收拾起来也得费点功夫。”许言环顾了一下空旷的客厅,把箱子放下。
“慢慢收拾呗,反正又不急。”宋知意倒是干劲十足,脱下外套:“先从哪里开始?”
整理工作很快展开。
第一个引发“争议”的,是那四座金光闪闪的金曲奖奖杯。
“奖杯放哪里?客厅这个展示柜怎么样?”宋知意指着客厅背景墙一侧嵌入式的玻璃柜。
许言摸了摸下巴:
“放客厅……是不是有点太张扬了?来个人一眼就看见,我觉得放书房比较合适,低调点。”
“哪里张扬了?这是实力的证明好不好!”宋知意不认同:
“放在客厅,我们每天进出都能看到,多有成就感,放书房就自己看,多没意思。”
“放在书房,工作累了抬头就能看到,激励效果更好。”许言坚持。
两人就“奖杯放客厅还是书房”这个问题,你来我往地争论了好几分钟,谁也说不过谁。最后,宋知意灵机一动:
“那这样,一座放客厅,一座放书房,公平合理!”
许言被她这“分家”似的提议逗笑了:“行吧,宋老师说了算,就按你的方案来。”
搞定奖杯,接下来是宋知意的那些“宝贝”。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琴盒,里面是她常用的木吉他。
“我的工作室在二楼靠南那间对吧?”她看向许言:
“这把就放那里,还有我那架电钢琴,估计明天才能送到。”
“嗯,你的工作室和我的书房都在二楼,隔音都特意处理过,互不干扰。”许言点头,帮她拿起另一个装效果器和线材的箱子:
“走吧,宋音乐人,我帮你搬上去。”
在整理一个标注着“杂物·纪念”的纸箱时,他们翻出了不少承载着回忆的小物件。
宋知意拿起一个已经有些干枯、但被小心保存在透明盒子里的红色小花:
“这个你还留着啊?”
那是老张那个被许言救起来的大孙子,在他们第一次正式去老张家吃饭时,扭扭捏捏送给宋知意的,说是“送给漂亮姐姐的花”。
许言看了一眼,笑道:“当然留着,这可是咱们‘见家长’的见证之一,老张一家,算是我们很重要的朋友了。”
接着又翻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细腻的金色沙子。
那是他们去敦煌拍宣传片时,宋知意偷偷装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