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也就是12月20日。
彩排日一大早,许言和宋知意便一同出发前往南城卫视大楼。
车子驶入电视台园区,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忙碌气息扑面而来。
停车场里多了不少贴着深色车膜的保姆车和商务车,偶尔能看到被助理和保镖簇拥着、行色匆匆的身影。
而许言和宋知意倒没有那么全副武装。
走进卫视大楼主厅,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快餐和各种香水的混合气味。
到处都是人,扛着摄像机奔跑的摄像师、拿着对讲机大声协调的场务、拖着装满服装的移动衣架的造型师助理、以及各种穿着打歌服、演出服,或精致或夸张的艺人及其团队。
“嚯,这阵仗。”许言低声感叹了一句,下意识地放慢脚步,免得撞到人。
他虽然不是第一次来电视台,但跨年这种级别的盛会,热闹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宋知意显然对此习以为常。
她安静地跟在许言身侧半步的位置,轻声说道:“跟紧指示牌,去三号演播厅签到,人多,别走散了。”
“明白。”许言点点头,目光扫视着大厅里形形色色的人。
一个穿着亮片西装、头发染成银色的年轻男艺人被三个人围着补妆、整理衣服,表情痞帅,身边助理正拿着小风扇对着他吹。
许言觉得他有点眼熟,好像是某个正当红的偶像团体的成员。
另一边,几位穿着民族舞蹈服装的姑娘们正聚在一起小声说着话,检查着彼此的头发和饰品,神情专注而认真。
走廊转角,传来一阵洪亮的笑声,一位穿着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艺术家正和晚会导演寒暄,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带着尊敬的笑容。
还看到一个语言类节目剧组,几个穿着夸张戏服的喜剧演员正在对台词,比划着动作。
旁边他们的经纪人一脸紧张地盯着,生怕出什么错。
真是演艺圈众生百态,浓缩于此。
许言本着多看多听少说话的原则,按照指示牌找到了三号演播厅的签到处。
负责签到的是个戴着工作证的小姑娘,忙得额头冒汗。
“老师好,我是许言,来彩排。”许言递上自己的邀请函,语气温和。
小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睛亮了一下,迅速在名单上找到名字打勾,递给他一个临时工作证:
“许言老师您好!您的彩排时间安排在十点半左右,现在可以先在后台休息区等候,会有工作人员叫您。休息区往里走右拐就是。”
“好的,谢谢,辛苦了。”许言接过工作证,礼貌地道谢。
小姑娘脸上露出笑容:“不辛苦,老师您太客气了。”
这时,小姑娘也看到了许言身后戴着口罩帽子的宋知意,虽然看不清脸,但气质不凡,便问道:“这位是……”
“哦,她也是受邀艺人,宋知意。”许言侧身让开。
宋知意上前一步,递出邀请函,声音清晰但不大:“你好,我是宋知意。”
小姑娘显然知道这个名字,态度立刻更加恭敬了几分:“宋老师您好!您的彩排时间稍晚一些,大概十一点,您也可以先去休息区等候。”
办好手续,两人往休息区走去。
宋知意低声对许言说:“你对工作人员态度很好。”
许言愣了一下,没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说这个:“啊?这不是应该的吗?大家都不容易。”
宋知意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但眼神里似乎有一丝赞许。
在这个圈子里,有点名气就对工作人员呼来喝去的艺人,她见得多了。
休息区更大,人也更多,沙发椅上坐满了等待彩排的艺人和他们的团队,窃窃私语声、打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
空气流通就算很好,也混合着各种香水、发胶和点心的味道。
两人找了个稍微僻静的角落坐下。
刚坐下没多久,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不太和谐的动静。
一个穿着时尚、妆容精致的女艺人正对着她的助理发脾气,声音尖利:
“我要的是温的!温的你懂不懂?这么烫怎么喝?还有这个点心,糖分太高了,我是艺人我要保持身材的!麻烦你上心一点!”
小助理低着头,连连道歉,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东西跑开。
许言和宋知意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许言心里默默吐槽:这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女王呢。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哟!小许!来得挺早啊!”
许言抬头,看见李东海正笑着走过来。
老李今天也是一身忙乱的打扮,对讲机就没离手。
“李主任。”许言站起身打招呼。
“好好,坐坐坐。”李东海摆摆手,目光落到旁边的宋知意身上,笑容更盛:“小宋也到了?好好好,欢迎欢迎!没想到你们俩一起来的?”
对于许言和宋知意两人是合租室友的关系,李东海早有耳闻。
早在两个月前钓鱼时,他就知道许言有个合租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