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母亲后,生活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
当时和王飞说给他一周的时间,现在只剩三天了。
这三天,许言只想做一件事——录歌。
他觉得,只要系统给力,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三个月时间做出一张专辑,不在话下。
许言收拾心情,将注意力放回到了自己的计划上——录制《那时雨》。
他提前联系了赵铭推荐的那家录音棚“声洞工作室”,预约了整天的棚时。
原本赵铭是要和许言一起去进行这首歌的录制的。
毕竟作为大学室友,支持一下音乐梦是应该的。
但中秋前,当下音乐天王陶伦出了一首名为《日落》的歌曲。
作为自媒体乐评人的他,是需要抓住这波热度的。
于是周六上午,许言带着准备好的伴奏文件和歌词本,按照导航找到了这家位于一栋创意园二楼的工作室。
推门进去,环境比他想象的要专业得多。
隔音处理得很到位,控制室里各种设备琳琅满目。
虽然有些设备看得出有些年头,但保养得都很好。
接待他的是录音师阿凯,一个扎着小辫子、看起来有点摇滚范儿但说话很随和的年轻人。
“言哥是吧?铭哥跟我打过招呼了。”阿凯笑着递过一瓶水:“今天录什么风格的歌?需要我这边怎么配合?”
“一首偏中国风的流行歌,伴奏我已经做好了,主要是录人声。”
许言把U盘递过去:“这是伴奏和工程文件。”
阿凯接过U盘,插入电脑,熟练地打开工程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音轨:“哟,编得挺细致啊!这伴奏你自己做的?”
“嗯,瞎琢磨的。”许言谦虚道。
“可以啊!这吉他、古筝、笛子的搭配,味儿挺正。”阿凯一边说一边调整着电平:“我们先试录一遍,找找感觉,也让你熟悉一下棚里的环境。”
许言走进录音室,戴上监听耳机。
录音室不大,但很安静,专业的吸音材料包裹着墙壁,正前方是巨大的隔音玻璃,能看到外面控制台前的阿凯。
耳机里传来《那时雨》熟悉的伴奏,经过专业监听音箱和耳机的回放,细节比在家里听要丰富得多。
阿凯在外面比了个“OK”的手势。
许言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随着伴奏唱起了第一句:
“石板桥下的滴滴答滴滴滴,在下竟着了迷,吻了你,花间柳下的秘密麻密密密…”
“停一下。”刚唱完第一段主歌,阿凯的声音通过对讲传了进来:
“言哥,声音有点紧,放松一点。
还有,离麦克风稍微远一点点,气息有点喷麦。”
许言依言调整了一下站位和状态。
“好,我们再来一遍。”
第二次试录顺畅了不少。
唱完后,阿凯点评道:
“比刚才好多了!感情是有的,但有些音准可以再稳一点,副歌部分气息支撑再足一些会更好。
我们正式录几遍看看?”
正式的录制开始了。
录音其实是个有点枯燥且需要极大耐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