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人资的调查人员之所以能听到他们对讲机里的交流,是因为他们到运行部门的中控室调查监控时,发现中控室里放着一台专门用于和仪表维修班联系的对讲机。
对讲机里一直讨论着各种维修知识:流量计安装遇到问题,大家都在对讲机里七嘴八舌地说,该尝试哪一种安装方式才能让数根据准确;还有原油罐区的切水器出了故障,涉及拆除切水器内部主板、更换各类开关等问题,有些是大家没经验,需要找林默帮忙;有些是已经联系过厂家,通过对讲机频道转述厂家给的解决办法。
十个人有条不紊地讨论着,大家不仅在对讲机里说起各自的维修进度,还会分享备件损坏的原因和维修方法。
林默是大家的话题中心,谁遇到拿不准的事,都会喊林默一声。
而林默只要听到有人喊他,就会立刻回复,不管多少问题,都没有一点不耐烦,语气始终平稳有力。他还特意叮嘱刚上手维修阀门的赵阳等毕业生:“别着急,多上手练练,熟能生巧。”
集团人资的马经理在中控室里站了一个多小时,一边听着对讲机里的交流,一边翻看着现场监控视频,寻找林默的身影。
此时的林默正在除盐水厂房,厂房里有个阀门内漏,已经联系了负责静设备和动设备维修的第三方工作人员过来处理。
张伟杰站在林默身边,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此刻格外认真,心里满是惊叹。
他实在想不到林默是怎么做到的:只看阀门外观,就能断定内漏情况;甚至联系动静设备维修班组时,还能精准建议对方带什么工具和小备件。
之前他就发现,林默像是有“火眼金睛”,带着他巡检时,只要脚步停在某处,看到设备有异常,就能立刻判断出问题所在,以及该怎么修。
他曾问过林默:“为什么您看一眼现场设备,就知道哪儿坏了、怎么修,而我们得拆开设备检查,再跟人讨论半天才能定维修方案?”
林默的判断速度和维修能力,比别人快了好几倍。张伟杰既震惊于林默的能力,又打心底里敬佩,尤其是在看到林默拿出自己记录了多年的维修记录本后,他激动地给了林默一个大大的拥抱,翻完那几本记录本,更是心潮澎湃。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十年工作里,林默竟把每天的维修细节都记了下来:刚毕业时参与压力开关校验,从准备工作、具体流程到校验结果,都写得清清楚楚;后来学习手操器使用方法、用万用表在现场快速判断设备故障的技巧,也记录得详详细细,让张伟杰大开眼界。
当其他人都羡慕张伟杰能拿到林默的维修记录本时,林默竟将所有维修记录压缩成ZIP格式,发给了办公室所有人,做到了人手一份。这个举动,彻底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提起这事,阿超连连咂舌:“干这行二十年,我一直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道理,可我没想到林默一点不藏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都分享了出来。我刚才打开看,里面好多都是我以前遇到过的难题,有些当时解决了,有些没解决好,我都快忘了,现在一看全想起来了。”
“尤其是那个奥玛的调试记录,写得比厂家说明书还详细,这要是花钱买,多少钱我都乐意。”周凯也不无感慨地说道。
就连刘畅看到那些文件后,也惊讶了好半天才回过神。他甚至找林默谈心:“你就没考虑过,把这些分享出来的后果?万一以后大家都能自己解决问题,不找你了,你的价值不就变小了?”
这话乍一听好像挺自私,可刘畅能在这个时候说出来,足见两人关系有多铁。
林默明白刘畅的关心,也懂他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担忧,轻叹了一声:“我想让大家都能变好。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里干多久,如果能一直干下去,大家可以边工作边交流,互相学习;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