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冬冬走在甬路上,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两幢教学楼依然还是教室,前排是理论室,后排是实践室。
后面的两幢平房改造成了宿舍和办公室。
“这是镇中的老校区,都不陌生吧?目前装修基本完工,正在扫尾中。”
一位年轻的女孩子看起来比东娜娜还要小两岁,她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我在这上了初一,然后这学校就关停了,没想到还有回到这里的一天。”
一位看起来有五十来岁的妇女说道:“我是老街村民,我在这上学的时候还叫五七大学,那时这学校好像也是个技校吧?”
东阁随口接了一句,“您这个年纪在这上过学的都是知识分子。”
“那时候高考还没恢复,所谓的知识分子可能也就是个初中甚至高小。”
东阁笑呵呵的说道:“说的也是呢,记得我在村小上学时我们老师也就是高小水平。”
几位妇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回头想想,以前那个年代是真的困难啊,现在好了,九年义务教育,是个人都能初中毕业。”
“我闺女当初也是在这上学的,她和这位小伙子年龄相仿。哎,小伙子,你认不认识赵君?”
“听着是有点耳熟,但也不敢确定是不是曾经的老同学。”
“我给你拍个照片,回去给我闺女看看。”
东冬冬本想拒绝,但这位大婶儿已经干脆利落地拍了下来。
无语中他也只能认命。
这一趟转下来六个人有四个确定了入学,另外两个因为不是本人需要回去商量一下。
不管怎么说这一趟也不算白跑。
剧情切换。
瓢泼的大雨渲染了画面,东冬冬看着窗外黑洞洞的天忧心地说道:“不知道我那个照相馆会不会漏雨?”
凤霞也带着忧心地说道:“他那不是新房吗?不至于漏雨吧?”
“什么新房啊?多少年了。”
“再怎么老也不如咱家这房吧?”
“那能一样,我看他那房盖的时候也没用心。”
东阁看着天儿心里也是担忧不已,只不过他担心的是玉米,这会玉米正是结棒子的时候,狂风暴雨很容易造成灾害。
他忍不住撒了通火气。
“别嘚啵了,什么玩意儿操那个心。”
东冬冬的微信响起了提示音,一看是荣新新发来的语音。
“兄弟,你们那下雨没?”
他按住虚拟键回了一句,“下呢,好大雨,京城那边也这么大啊?”
“是啊,这边儿是主要降雨区,三环都断路了,有的地方积齐腰深。”
“那你们可别出去了。”
“知道,这老大雨还出门。”
大雨下了半天半宿,知道后半夜才总算消停。
一大早东阁便出了门去地里查看玉米,刚到地头只觉得天昏地转。
八百多亩的玉米田倒了一大片,而且大多数都是齐腰折断,救都没法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