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停在凤丘家门口,东冬冬下车进院儿喊人,不多时三大丫头叽叽喳喳地奔了出来,欺欺哄哄的猫进了车里。
东冬冬随口对凤丘夫妻说道:“舅妈,你们俩走过去吧。”
“行,你别管了,你拉着你姥爷他们先过去吧。”
车子启动,凤林阳随口问道:“你爸没来啊?”
“没来,跟我老爷爷待着呢。”
“你给他打个电话,问问有空没,我有日子没见着他了。”
“行,一会儿我接他去。”
场景切换到新兴市场。
孙皓骑着捷克自行车游逛在肉摊专区。
空****的摊子虽然让他早有预感但还是忍不住失望。
他转悠到西街,这边大多都是卖鱼的门面,一天到晚都有货。
在一个卖鱼的面铺门前,一个四方的铁皮池子,里面裹着一层塑料布,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欺欺哄哄地挤成了一片。
孙皓一眼定情,相中一条不大不小的鲤鱼开口询问。
“老板,这条鱼给我幺幺,看看有二斤没?”
鱼贩麻利地抓起鲤鱼的鳃挂在秤钩子上,随即笑呵呵地开口。
“哥们眼力不错啊,二斤高高的。”
“好嘞,多少钱?”
“十五。”
孙皓取出十五块钱递给老板。
“要处理吗?”
“不用不用,给我往兜里搁点水,活着。”
鱼贩照做,许是好奇许是唠话随口问了一句。
“别的人都说我这鱼贵,你咋也不还还价啊?”
“你这是过江鲤,我看得出来,值这个价。”
“呦,哥们还是行家啊?”
“噢,我是厨师。”
鱼贩递上袋子又说了一句客气话,“您拿好。”
“好嘞,您忙着啊。”
孙皓说话间把鱼放进车前的小框里,掉头朝着东街驶去。
新兴市场东街主要是卖作料的铺子,孙皓买了瓶香油、五头蒜、二两辣椒。
溜溜达达瞅见一个卖散装酒的铺子顺便打了两斤高粱酒。
穿过东街便是兴华路,这条路虽然不是专业的市场街,但周围有密集的居民楼,人流量相对而言十分可观。
再加上街道两旁的店铺街十分宽敞,故而经常有菜贩来此摆摊。
孙皓也只是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幸运,刚出了市场东门便遇到一个卖菜的中年的大姐。
孙皓当即挑了一小捆大葱、七八个香菇、一小捆香菜、一小捆菠菜。
最后一算账总共五块钱,车筐里没了位置便塞进了挂在车把上的菜篮子里,用尼龙皮编织的菜篮子。
孙皓上车正要离去时忽闻一声吆喝传入耳畔。
“黑猪肉,正宗散养黑野猪。”
他顿时止住了身形调转车把往回走了几步,果然寻见一个卖猪肉的小贩。
孙皓打眼一瞧,他的猪肉的确比较精瘦,但要说正宗黑野猪那就纯粹忽悠了。
孙皓虽然有点眼力但也不敢确定,半真半假地诓了一句。
“老板,你这猪是野生的吗?”
“那肯定不是野生啊。咱这哪有野猪?我这猪肉是散养的黑野猪,只是说品种,并不是真正野生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