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集村委广播室,苏宁正在**澎湃的宣读一篇上级下发的指示文件。
“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应上级要求在明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
“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秋后的气温已经有些凉,东阁在灶火台的大锅里熬了一锅玉米粥。
“别烧了,烫了都。”凤霞忍不住牢骚了一句,随口又发了一句感慨,“这下算是彻底改革了吧。”
东阁把最后一把玉米秸秆塞进灶火膛,随手搅了搅锅里的粥这才回话。
“嗯,彻底改革了。”
“咱们高新乡老早就恢复了乡政府,怎么还发这么个通知啊?”
“这通知应该是上级无差别下发到基层,村干部宣读一下只是履职。”
“其实还挺怀念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大家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多好啊。”
“即便改革了我们村依然是一个集体啊,只要人人都心向集体我们村依然还是拧成一股绳的东坡集。”
年末,一场小雪降临,东坡集披上了白霜,芦苇塘里一群麻雀在尚未完全枯萎的芦苇丛中嬉闹着。
冷意越来越浓,县医院的产房门口,东阁却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地踱着步子。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农历冬月初十。
这一天对东阁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刻洋溢在喜悦中的东阁绝不会想到,这个大儿子会如他一样是一个把老子气得跳脚的混账小子。
凤霞出院后丈母娘来伺候月子,东阁可以安心出摊。
年底促销积压的工装牛仔几乎半价出售,一时间销量火爆。
东阁几乎天天出摊,元旦这天也没有歇息。
商业街差不多完工,一些扫尾工作无需细表,街上的顶棚也在加紧安装中。
街上,施工人员肃穆地排成两列,从街头排到了街尾。
一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神情肃穆地喊话。
“听我号令,换章。”
只见这些工程兵们齐刷刷地撤下了胸口的“89134”,随之贴上的是“中国铁建”。
看到不少七尺汉子都流下了泪水,东阁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从此以后,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便不再是一个兵,仅仅只是一位平凡的工人。
这样的转变无论换到谁的身上都难以接受,然而改革的大潮终究是要滚滚向前,这个过程,无数的人和事注定要被改变。
东阁也不例外,本来只想做个小买卖的他注定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但他心里永远记挂着自己是一个农民。
熙熙攘攘的人群牵动着东阁的思绪,憧憬中他的目光也越发坚定。
“老板,这衣服怎么卖啊?”
思绪回到现实,他定睛一看,五六个十八局的工人正在摩挲着衣服。
积压货款式单一、码号不全,但工装本身就没有太复杂的款式,也没有太全面的码号。
几乎半价销售的工装套服自然吸引了这群工人的注意力。
“八块钱一套,十五两套,团购还有优惠。”
这群工人顿时议论纷纷。
“队长,可以啊,料子好,做工实在,这个价格真是太划算了。”
“是啊,以后我们不能穿军装了,这种工作服又结实又好看,穿着它干活体力值能暴增三成。”
“队长,团购是什么意思啊?”
“老板,团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