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血铸三晋(1 / 2)

太行山与河南之间的通道被打通,宛如一道生命之泉注入了干涸的土地。

崭新的“武昌造”线膛枪、一箱箱弹药、还有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雪魄炮”部件,被源源不断地运进太行山。

覃宏武看着这些装备,目光灼灼,立刻下令全军整编换装。

昔日以土地雷和土铳为主的义军,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士兵们摩挲着冰冷的钢铁枪身,眼中充满了对复仇与胜利的渴望。

(一)猛虎出山,兵临太原

西线,李过率领休整完毕的猛虎营东出潼关,与南下的覃宏武部在黄河风陵渡胜利会师。

两股铁流汇聚,兵力超过十万,旌旗遮天蔽日。没有丝毫迟疑,李过与覃宏武决定,趁清廷主力被牵制于江淮,立即挥师北上,光复山西全境!

兵锋首先直指山西中枢——太原府。

此时的太原,已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堡垒。城墙经过多次加固,高大厚重,护城河也被拓宽挖深。

城内驻守着近两万清军,其中真正的满洲正白旗、镶蓝旗精锐就有五千之众,由满将喀尔喀喇统领。

此人悍勇异常,对清廷死心塌地,早已下令与城共存亡。

华夏军抵达城下,劝降的箭书被喀尔喀喇当场撕碎。

他站在城头,对着城外怒吼:“八旗勇士们!让这些南蛮子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满洲巴图鲁!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惨烈的太原攻坚战打响了。

李过集中了所有火炮,包括猛虎营的重炮和太行义军刚刚熟练操作的“雪魄炮”,对太原城墙,尤其是承恩门至宜春门一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轰击。炮声震耳欲聋,硝烟笼罩城垣,砖石碎块四处飞溅。

然而,太原城墙异常坚固,炮击虽造成损伤,却难以短时间内轰开致命缺口。

满洲守军的抵抗也极其顽强。他们利用城头工事,用强弓硬弩、火铳乃至滚木礌石反击,精准而凶狠。

华夏军组织的几次架梯登城,都在接近垛口时被拼死击退,云梯被推倒,士兵惨叫着从高处坠落,护城河水被染成淡红。

“他娘的,这龟壳真硬!”猛将赵大山眼睛赤红,看着伤亡的弟兄,心急如焚。

战斗陷入僵局,每拖延一刻,伤亡都在增加。李过果断改变战术,命令工兵营趁夜在炮火掩护下,挖掘地道,直通城墙根基,准备实施爆破。

三天后的黎明前,一声沉闷如地龙翻身的巨响从承恩门附近传来!一段近十丈宽的城墙在剧烈的爆炸中轰然坍塌,烟尘冲天而起!

“缺口打开了!杀进去!”覃宏武亲自率领先锋部队,如同决堤洪水,涌向缺口。

然而,喀尔喀喇早已料到,亲率最精锐的巴牙喇兵守在缺口之后。双方在这狭窄的死亡地带展开了最残酷的白刃肉搏。

满洲兵身披重甲,悍不畏死,挥舞着长刀虎枪,吼叫着发起反冲锋。

华夏军士兵则用密集的刺刀和手榴弹还以颜色。

缺口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哀嚎声震天动地。赵大山浑身是血,刀都砍卷了刃,依然死战不退。

惨烈的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华夏军凭借兵力优势和决死意志,终于一点点啃下了缺口,突入城内。

巷战随之展开,逐屋争夺,异常血腥。喀尔喀喇退守巡抚衙门,最终力战被乱枪击毙。

直至日落,太原城内的抵抗才逐渐停息。此战,华夏军伤亡逾万,城内满洲八旗几乎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