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01章 “玉衡皂”问世,风靡金陵

第101章 “玉衡皂”问世,风靡金陵(1 / 2)

城郊小院日夜飘散着淡淡的油脂与花香混合的独特气息。

在彭久亮近乎痴狂的盯梢和苏惟山三天两头的“巡查”下,

第一批“玉衡皂”终于悄然问世。

取名自苏惟瑾的字“玉衡”,

既雅致贴切,又暗合解元公的身份,

彭久亮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货是有了,如何卖出去,

且要卖出高价,卖出格调,

却是门大学问。

直接摆上翰雅斋的柜台吆喝?

那是自降身价,与贩夫走卒无异。

苏惟瑾坐镇客栈,运筹帷幄。

超频大脑结合现代营销理念与明代人情世故,

制定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步,“赠”而非“卖”。

他让苏惟山精心挑选了二十套(每套三块,不同香型)用料最精、

造型最完美的香皂,

配上彭久亮找来的锦盒,

以“新科解元苏惟瑾”的名义,

作为“区区薄礼,聊表寸心”,

送往近期与他有往来、

且身份最显赫的几家府邸。

翟銮座师府上、魏国公府、赵老侍郎家、刘同知衙门……

甚至那位仅有数面之缘、

却对苏惟瑾颇为欣赏的金陵文社社长家,

都收到了这份“意外之喜”。

礼单上附着一张小笺,

字迹是苏惟瑾亲笔,

措辞极是谦逊:

“晚生偶得古方,试制此洁身小物,

名曰‘玉衡皂’。

用之可祛污涤尘,

或能稍解案牍之劳。

材质粗陋,本不敢献于尊前,

然念及长者关爱,聊表敬意,万望笑纳。”

瞧瞧,不说卖,

说是自己做的“小玩意”,

孝敬长辈的。

谁还好意思追问价钱?

收了礼,自然就承了情。

效果立竿见影。

魏国公府的小姐用了后,

爱不释手,尤其是那茉莉香型,

清幽淡雅,非寻常香粉可比,

连带着几日心情极佳。

国公夫人见女儿喜欢,

又觉此物确比胰子精致好用,

便随口问了句来源,

一听是那位“有见识的小解元”所制所赠,

印象更深了几分。

赵老侍郎用那桂花皂洗了次笔,

发现去墨效果奇佳,

且满手留香,对着老妻连连称赞:

“此子心思奇巧,

于格物之道亦有涉猎,

难得,难得!”

刘同知的如夫人则对薄荷皂青睐有加,

夏日里用后浑身清凉舒爽,

在闺中密友聚会时忍不住炫耀了一番。

第二步,“限”与“引”。

彭久亮那边,得到苏惟瑾授意,

并未大肆铺货。

只在翰雅斋最显眼的位置,

设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琉璃托盘,

上面只摆了三块“玉衡皂”,

旁边立一雅致木牌,

上书:“玉衡皂,沐手清心,非卖品,仅供雅鉴。”

这一下,可把人的好奇心勾到了顶点。

前来购买文房的士子、夫人小姐们,

纷纷被那晶莹润泽、造型精美、

暗香浮动的“非卖品”吸引。

“彭掌柜,此物何为非卖?可能一观?”

“哎呀,这香气真好闻,是何物所制?”

“非卖品摆出来作甚?岂不惹人心痒?”

彭久亮便按苏惟瑾教的,

一脸“无奈”地解释:

“此乃一位不愿透露名名的雅士,

依古法所制,产量极低,

成本高昂,仅供至交好友赏玩。

小店也只是代为其展示,实在无法出售。”

越是得不到,越是心痒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