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88章 秦淮智破谜,暗香识玉衡

第88章 秦淮智破谜,暗香识玉衡(1 / 2)

寒窗苦读,光阴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嘉靖元年的乡试便在纸墨清香与金陵秦淮河上隐隐传来的丝竹声中临近。

紧绷的弓弦需得稍弛方能蓄力,

随着乡试日近,那股弥漫在士子间的焦灼气氛反而稍稍缓和了些。

乡试将至,秦淮河上早已筹备起盛大的“莲台仙会”,

正是考前放松、会友交流的绝佳时机。

徐明轩再次登门,这次语气带了几分不由分说:

“闭门造车,终非良策。

莲台仙会,天下盛景,兼有文事,不可不去。

你若再推拒,便是瞧不起我等金陵同窗了。”

苏惟瑾自苦读中抬起头,

揉了揉发涩的双眼,心知此言在理。

超频大脑虽强,亦需张弛有度,

融入本地士林,收集信息,

调整心态,亦是备考一环。

他微微一笑,从善如流:

“徐兄盛情,岂敢再却?

便随兄台去领略一番这金陵莲台仙会。”

是夜,金陵城火树银花,亮如白昼。

秦淮河两岸,各式灯棚鳞次栉比,争奇斗艳。

鱼龙灯、走马灯、荷花灯、琉璃灯……

千姿百态,光华璀璨,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恍如仙境。

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笑语喧哗声震耳欲聋,

比起苏惟瑾初至那夜,又多了十分喜庆热闹。

徐明轩、钱姓士子等五六人结伴而行,穿行于灯海人潮之中。

小奇和众书童跟在后面,

手里很快塞满了买的糖人、花灯,兴奋得满脸放光。

行至一处开阔地,

但见十数名国子监学生正围着一只双耳细口陶壶嬉戏。

那陶壶置于五步之外,

众人轮流执羽箭投掷,

中者欢呼,不中者罚酒,

正是古雅投壶之戏。

钱士子见状笑道:

“此乃君子之戏,最合我等读书人。

苏兄可要一试?”

苏惟瑾摆手推辞,

徐明轩却已接过羽箭,

手腕轻抖,那箭矢划出一道弧线,

稳稳落入壶中,顿时引来一片叫好。

众人继续前行,

钱士子果然是个热闹人,

一路指点:

“瞧见那搭得最高的灯楼没?

是徽州盐商们凑份子弄的,

据说请了苏州的匠人,

扎了整整三个月!”

“那边,对对,

就是围着最多人的那个棚子,

是‘萃文轩’书坊设的,

猜中灯谜彩头是上好的湖笔徽墨!”

经过一处精致水榭时,

但见里面文人云集,

或品评诗词,或挥毫泼墨,

钱士子低声道:

“那是‘金陵文社’的雅集,

据说今晚还要评选本年度的‘秦淮花榜’,

点评金陵名妓才艺呢。”

众人啧啧称奇间,

忽见前方一处临水的巨大灯棚前,

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喝彩声、叹息声、争论声不绝于耳。

那灯棚装饰得极为雅致,

四周悬挂的皆是绘着山水花鸟或题着诗词的绢灯,

居中则高悬数盏巨大的走马宫灯,

每一面都贴着一道朱笔写就的谜题。

“是‘停云阁’的灯棚!”

钱士子眼睛一亮,压低声音道。

“这可是今晚最难的一处!

听说背后的东家神秘得很,

出的谜题刁钻古怪,

彩头也极丰厚,

是一方古砚和一套前朝孤本!

难倒了不少狂生才子呢!”

此言一出,顿时勾起了众人的好胜心。

徐明轩也挑眉望去。

挤进人群,只见那几道谜题果然非同一般。

其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打一物)”

其二:“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打一字)”

其三:“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打一字)”

其四:“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

围观者议论纷纷,有冥思苦想的,

有交头接耳的,却无人能连续猜中。

偶有一人猜对一题,便已引得一片赞叹。

钱士子挠头:

“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又是典故又是字谜的……”

另一友人也皱眉:

“尤其这第二道,像个绕口令,

是何用意?”

徐明轩凝视片刻,缓声道:

“第一题应是用赤壁典故,

谜底或是‘雀’?

但‘锁二乔’又似乎不对……”

众人皆觉棘手,

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一直沉默观察的苏惟瑾。

钱士子怂恿道:

“苏兄,你素来思路清奇,不妨试试?”

苏惟瑾超频大脑早已启动,

眼中数据流无声闪动。

第一题,关键词:东风、周郎、铜雀、二乔。

指向赤壁之战,但谜底非典故本身,而是“物”。

东风是关键,不与便则事不成……

他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道:

“第一题,可是‘风筝’?”

众人一愣。

苏惟瑾解释:

“东风若不助周郎,则曹胜孙刘败,

二乔真要被锁铜雀台矣。

然此事需借东风方能避免,

故谜底乃借东风之物——风筝。

放风筝需借风势,

正合‘借东风’之意。”

守灯棚的老者抚掌笑道:

“公子高才!正是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