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77章 孙家认栽,送上和解帖

第77章 孙家认栽,送上和解帖(1 / 2)

苏惟瑾献策带来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

悄无声息却又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沭阳的街巷风貌。

城西流民区的秩序井然,

修缮一新的水利沟渠在阳光下泛着新泥的光泽,城隍庙旁的小市集人声渐旺。

县令王璞的政令畅通无阻,威望日隆,

连带着他对苏惟瑾的倚重与赏识,

也成了沭阳官场士林心照不宣的事实。

这股风,自然也吹进了城东那座挂着“诗书传家”匾额的深宅大院——孙府。

孙家老太爷孙万年,这位致仕的员外郎,近日来书房里的茶盏换得格外勤快。

下人时常能听见屋内传出压抑的咳嗽声和沉重的叹息。

他虽致仕,但耳目并未闭塞。

县衙里传来的每一桩消息,都像一根根小针,扎在他日渐敏感的神经上。

“以役代赈…匠作市集…海外新作物…”

孙万年枯瘦的手指敲着紫檀木桌面,

对着下首垂手侍立的长子孙茂才,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惊悸。

“王明府近来这般雷厉风行,政绩卓著,背后竟都有那苏惟瑾的影子?

此子…此子竟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孙茂才也是一脸凝重,低声道:

“父亲,千真万确。

衙门里传出的消息,王县令对那苏惟瑾几乎言听计从,常私下召见请教。

如今县里几桩漂亮的政绩,都脱不开那小子的主意。

就连…就连赵教谕、刘老翰林,也对其青眼有加。”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和后怕:

“张家前车之鉴不远,如今王县令又对他如此看重,我孙家若再与之交恶,只怕…”

只怕下一个倾覆的,就是他孙家!

这话他没敢说出口,但孙万年混浊的眼中已闪过同样的忧惧。

他们这些地方乡绅,看似树大根深,实则根基并不如想象中稳固。

县令乃一方父母,若真铁了心要整治谁,有的是办法。

更何况,那苏惟瑾展现出的能力与潜力太过惊人,

与这样一个潜力股结下死仇,绝非家族之福。

“志远呢?”

孙万年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还在房里生闷气,称病不出…”

孙茂才叹了口气。

“他放出话来,说宁可不要这功名,也绝不受那苏惟瑾的腌臜气!”

“糊涂!”

孙万年低斥一声,随即又剧烈咳嗽起来。

“个人意气,岂能与家族兴衰相提并论?

他不懂事,你也不懂吗?

难道要为了他那点面子,将整个孙家置于险地?”

孙茂才冷汗涔涔而下:

“儿子不敢!父亲教训的是!

只是…如今我孙家主动求和,怕是面子上…”

“面子?”

孙万年惨然一笑,瞬间像是老了十岁。

“在家族存续面前,面子算什么!

备一份厚礼,要体面,但不能过于张扬。

你再亲自执笔,以你的名义写一封‘问学帖’,言辞要恳切,就说我孙家以往多有得罪,望苏相公海涵。

今后愿多多亲近,同为乡梓出力。”

这是要彻底低头,主动化解干戈了。

孙茂才心中虽也有些不甘,但深知这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连忙应下:

“是,儿子这就去办。”

于是,这日下午,一辆标记着孙家徽记的朴素马车,停在了西街苏家小院门口。

孙茂才亲自捧着一个锦盒和一封泥金拜帖,下了马车。

这一幕,引得西街邻居纷纷侧目,议论纷纷。

“快看!孙家的马车!”

“那是…孙家大老爷?他怎么亲自来了?”

“还能为什么?肯定是来找苏案首的呗!”

“啧啧,孙家这可是低头了…”

孙茂才听着隐约传来的议论,脸上有些发热,

但还是整了整衣冠,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叩响了苏家的木门。

开门的是七叔公。

见到门外竟是孙茂才,七叔公吓了一跳,连忙行礼:

“孙…孙老爷?您这是…”

“苏老丈不必多礼。”

孙茂才态度放得极低,笑容可掬。

“听闻玉衡世侄近日潜心学问,茂才特来拜访,

一是表达钦佩之意,

二是就以往一些小辈间的误会,

来向世侄解释一二,还望老丈通传。”

七叔公心中惊疑不定,连忙将孙茂才请进堂屋,自己去后院叫苏惟瑾。

苏惟瑾正在房中看书,听闻孙茂才亲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