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小狸花走了(1 / 2)

军区大院。

宁宝和她的雏鹰小队队员们,在祁教官的严厉指导和赵教官的实战锤炼下,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枯燥却至关重要的学习与训练。

文化课、格斗、侦察、野外生存、团队协作……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作训服,也浇灌着他们茁壮成长。

这些年里,他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真正执行过多次任务。

有时是协助公安追踪狡猾的逃犯,利用宁宝与动物沟通的能力获取关键线索;

有时是参与抢险救灾,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有时则是应对一些涉及特殊能力的、不为人知的边缘案件。

他们在真实的危险与挑战中磨砺意志,七人小队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中,默契早已深入骨髓,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

而就在他们专注于自身成长的同时,脚下的这片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七十年代末,知识分子迎来了新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风尚。

李向东、李向西兄弟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张斌也埋首于书本,大学梦在无数青年心中重新点燃。

过去许多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渐渐变得可能。

街头上,人们的衣着色彩开始丰富,不再是单调的灰蓝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宁宝他们偶尔外出执行任务,能看到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充满了干劲,粮食产量逐年提高,餐桌上的食物肉眼可见地丰富起来。

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练摊”、“下海”成为热词。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新三样”开始走入普通家庭。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开始拔地而起。

曾经稀罕的电话,逐渐在单位和富裕家庭普及。

BP机成为时髦的通讯工具,“有事儿您呼我”成了流行语。

录像厅、台球室、卡拉OK的兴起,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宁宝他们从懵懂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了风华正茂的青年。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将每一个个体都裹挟其中。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九十年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宁宝和她的伙伴们,迎来他们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高考。

“教官,我们为什么也要参加高考啊?”

余时宁非常不理解。

他们雏鹰小队的队员,难不成还能去上大学?

“为什么不能上大学?”

祁教官微笑着道:

“你们需要更多的知识的浇灌。当然了,虽然你们可能会考进不同的大学,但你们始终是雏鹰小队的队员,如果有需要,我们会召唤你们的!”

“是。”

孩子们齐刷刷应声。

七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悠长的蝉鸣聒噪得让人难受。

空气仿佛都紧缩了起来。

直到考试结束的广播响起,无数考点才重新热闹起来。

余时宁刚出来,就看到大哥二哥。

两个同样高挑的五官一模一样的少年,并排站在那里。

吸引了不少女孩子的目光。

有个小姑娘看得实在着迷,一头撞到了电线杆上,引来周围一阵哄笑。

余时宁向他们跑了过去:

“大哥二哥,你们考得怎么样?”

李向东:“还行。”

李向西:“会的都写了,不会的都蒙上了。你呢?你都会做吧?”

宁时宁学着他的语气:

“我也是会写的都写了,不会的都蒙上了。”

“你还有不会写的?”

虎妞儿从旁边儿跑过来,揽住了余时宁的肩膀。

她比余时宁高出两公分,揽肩膀揽得十分顺手,余时宁笑道:

“肯定有啊,不过考清北应该不成问题。”

虎妞儿当即就放开了她的肩膀:

“有时候真是想揍你!”

余时宁哈哈的笑了起来。

“虎妞儿不会做的很多吗?”

李向东问。

李虎妞儿突然就红了脸:

“也没很多,就两三道吧!不过,我的成绩平时也都不是很好,所以有些担心。”

“别担心,你报的那所学校,比清北的分数线低一些,应该没问题的。”

“嗯。”

宁宝看着李虎妞羞涩的小模样,忍不住有些想笑:

“大哥,等我们开学了可以去虎妞姐姐的学校找她玩儿。”

“对。”

李向东点头。

李虎妞瞬间跟充满电了一样,嘴角迅速扬了起来。

二十岁,正是谈恋爱的好时候啊。

考完了,大家也放松了,一起聚回了他们的窝点儿。

就那个位于山中的小动物庇护所。

一开始是为了给山中的小动物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后来,他们雏鹰小队也搬了过来。

在这里训练,生活。

他们有了专用的车辆,专用的通讯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房间。

大院里,各种野生动物随意溜达。

看到他们跟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儿一样,饿的时候,甚至还敢过来跟他们抢食儿!

老鹰看剑现在牛气得不得了,还当上空中巡逻大队的队长。

每天一起飞就有一群小弟跟着。

在天上一会排成一字,一会排成人字!

不知道还以为它们是大雁呢。

小狸花老了,越发的喜欢晒太阳了。

追风雷霆也没有了之前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