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昊跟着俞若岩并不是从京城带兵出发的,而是各自带着自己的护卫亲兵直奔汴东,在那里与第三军、第十六军以及大河水师会合。
以关东兵员为主组建起来的这三支部队,在战斗力上并没有信心击败党兴的叛军,所以俞若岩的策略是先采取守势挡住党兴的主力,随后由枢机院下达军令命第七军和第十军从后面攻击党兴,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
而在宛州那边,第六军大抵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第六军参加过平定乱匪的战斗,好歹算是见过阵的,战斗力应该还可以。不过,要是第十军不附逆的话,第六军就没用了。尽管如此,第六军也不敢北上,这是以防万一。
但是,这边首当其冲的第三军中却是刚刚清除了一部分齐王的党羽,军中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而第十六军则是和第三军一样承平日久、纪律松懈、战斗力十分可疑,所以,就怕这两个军靠不住,尤其是第三军,万一临阵倒戈或者溃散,那就大事去矣。
而且这两个军的距离都稍远,就怕行军速度不快、贻误战机。
因此,情急之下才有安达知举荐江昊的情节,也是因此江昊才被接受。
不过,在江昊看来,局势根本没有那么危急,也没有必要那么大动干戈!毕竟现在朝廷还是正朔,齐王一党毕竟是叛逆,加之党兴本人和他依靠的几位大将都不是关西人,未必能让所部中的那些关西官兵那么死心踏地地跟随他们。
江昊相信,只要出奇招拿下党兴,那么西路军就可以传令而定。
甚至以他在西北军界的威望,也许还能不战而胜呢。
而这也正是安达知举荐他的真正理由。
跟着安达知见到了俞若岩。
这俞若岩乃是大夏宿将,资格比张耀还要老一些。此人是雍州人,也是关西平民出身的将领,曾经多次参加过大夏与西凉之间的战争,从军数十年,凭借战功慢慢晋升起来,后来得到了大德帝的赏识、被提拔为禁卫军都指挥使,二品上将,封亭侯,拜镇北将军,算是军界武人里实职最高的人,没有之一。
此人也是一位中立派,只忠于天子,从不参与政治派系的斗争以及皇子夺嫡的活动。
有着高阶武师的修为,这个在军中的高级将领里也是不多,不过近世以来的将领不讲究这个,有这样的修为只明他是真的起于卒伍、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事实上,军中武将武功修为能踏进宗师境者大都不是真正的大将,多是大将身边的护卫或者负责冲阵的猛将,这是因为武功的修炼到了武师以上就极其耗费心力、一般人根本没有时间在用兵之道和战术谋略上花费时间,所以一般来统兵大将的武功修为能到武师就已经不错了。
针对目前的形势,江昊便提出自己先轻骑赶往第三军,俞若岩催促两路大军随后驰援。
江昊所提正是安达知和俞若岩最担心的,自然是立刻答应,并且给了江昊军令、让他赶去接管第三军。
第三军的都统制之前带了一部分亲卫进入了京城参与了齐王之乱,已经被江昊击杀了。所以现在第三军是由副统制临时统辖着。
由于需要即刻出发,所以本来打算去拜访的大人物都来不及去拜访了,就只是匆匆跟安达知到了个别,江昊就带着自己的亲卫队火速出发了。
至于在京城中,谢瑜现在是很红火,在平叛之中他也算是有功,因此江昊的升赏还没有定下来,他的升职到先有了,直接官升一品,成了四品文职,暂时被安排在兵部行走,根据内部消息,不久后有可能出任某个部的侍郎,官职就直接赶上了他老子了!
而最关键的是还是这么年轻的四品京官确实是极其少见,这么早这么高的起步,未来未必没有可能成为一品大员、朝堂之上的大佬!
起来,这谢瑜还真的是处处机缘巧合,才能这么快升到四品。要知道,当年与他同年的那三位头甲,到现在也依然还只是六品呢。
文官升级这么快,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再江昊带着卫队直奔汴西而来,一路快马加鞭,当天晚上就已经来到了汴州西部的一个地方,靠近大河南岸,禁卫第三军的主力正驻扎在这里。
看到江昊等人飞马而来,大营的守卫军兵就慌了起来,早有军官登上门楼喝问,江昊的秘书官就取出军令,道:“大夏勇毅侯、征西将军江昊奉命前来接管第三军!”
那军官急忙派传令兵火速报给了那第三军的副都统领,那副都统领听了,松了一口气,便即亲自赶出来迎接。
这厮也是中州系某个家族的成员,立场自然不是支持的齐王的,但却是胆怕事,之前接到命令要西去迎击党兴的叛军,就愁眉不展,现在听到江昊前来接管,立刻就觉得卸下了担子,就算是打败了也不是自己的责任了。
当下,江昊被迎进了军中,那副都统领一番汇报之后,召集军中各统领前来参见。
江昊一看,都不是能打的,不过现在也是无奈,于是当即下令限期拔营而起、向西迎击叛军,若有延误军机者,一律斩无赦!
这些禁卫军的官兵都是疲沓惯了的,不过江昊的威名却是听过的,此前江昊擒拿齐王的事迹也已经传了过来,当下各位统领也不敢耽搁,立刻回去下令起兵。
不过,便有些之后,顿时全军整肃、不敢再拖延,当下便即拔营往西而来。
终于,大军在汴州西部一处名叫乌鸡堡的地方与叛军相遇了。
根据探马的回报,那禁卫第十一军已经在前方三十里处名叫高榕地的地方扎营,而党兴亲率的禁卫第八军也已经过了豫州的边界、就要抵达了。
起来,禁卫八军的战斗力要比禁卫第十一军更强,主要是禁卫第十一军中都是关东兵员,而第八军的兵员中却是有着一部分的关西兵。
毕竟谁都知道,关西的兵员要比关东的兵员更加彪悍!
而禁卫军整体上引进新式火器的进度还在试水阶段,目前交战的双方各部队都尚未装备新式火器,而在传统的装备水平上,兵员的悍勇程度对于战局有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其实,在蓝星上那种“超视距打击”的模式出现前,士兵的勇敢始终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在热兵器的二战时期都是如此。
江昊便下令在乌鸡堡扎营,准备作战。
第三军的任务是阻击叛军,等待另外两军的增援。不过,江昊知道,这样的军队其关键就是士气,若是打出了士气,那么就取胜有望,一味地防守则士气会更加疲沓,后果就不妙了,未必等得到援军的到来。
所以,他没有下令部队依托乌鸡堡开始构筑工事,而是让部队直接扎营歇息,以备明日的大战。
他的心里是要打算出奇制胜,至少先挫敌锋芒。
江昊打仗从来都是有进无退、所向无敌,不过现在带的是一帮弱鸡,太过激进的话搞不好有可能造成崩溃。
不过,现在看来,那第十一军也是怂包,没有乘着第三军新至疲惫直接发动进攻,估计也是等着党兴带着第八军抵达呢。
次日一大早,江昊传令,全军造饭,随后出营朝向那高榕地进发,要对叛军发动主动攻击!
第三军的将士们虽然心惊胆战,但惧于江昊军令严厉,也不敢抵制,只能尊命而行。
奉圣元年四月下旬,在汴豫二州交界处一个叫做高榕地的地方,爆发了禁卫军内部的大规模战斗。
叛军首先派出了一支部队作为前锋,朝向第三军发动了进攻,而江昊则是下令前方的部队出击迎战。
这两支禁卫军在相距数百步的地方都停下了,各自用强弩展开了射击。
随着伤亡出现,很明显部队的士气就开始低,甚至开始有人脱离了军阵向后逃跑。
“后退者斩!”江昊下令,他的卫队直接驰马上前将那些逃兵全部斩杀!
这一下,第三军的官兵人人惕励,不但再轻忽和后退,然后江昊下令前队不再放箭,而是朝向敌阵展开了冲锋!
在后面的直接被江昊的卫队斩杀!
在江昊卫队马刀的威胁下,前队官兵咬着牙展开了冲锋,结果很快对面的叛军便即崩溃了,漫山遍野向后逃去,连对面的主力都受到了冲击,敌将禁止不住,最后只好下令后撤、退回到了高榕地的大营之中,凭借营寨坚守。
江昊当即督促着第三军全体展开了追击,一直追到了敌营之下,结果前锋被叛军的箭雨给射了回来。
这次江昊没有下令杀人,而是让部队后撤五里,暂时屯扎起来。
这一战,竟然一个冲锋就击溃了叛军的前锋部队,顿时让部队的士气给起来了,不少官兵现在脸上都洋溢出了骄傲的神情。
江昊的卫队们都是冷笑连连,毕竟这样的仗在他们看来就跟孩子的玩闹没有两样!
初战得胜,江昊也不为己甚,他知道这些禁卫军的官兵不禁打,所以也没有逼得太近,到了下午再次进军时,他只是下令将所有的弩炮和石砲集中了起来,对着敌营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可惜这弩炮和石砲的威力实在是不行,效果不大,而且打着打着就没有炮矢和石弹了。
这禁卫军,当江昊真是无话可。
尽管如此,叛军那边已经是乱成了一团,不过却也没有崩溃。
至此,叛军初战失利之下,应该不敢再发动进攻了,此时江昊若是采用守势的话,已经可以算是完成了阻击敌军的任务,完全可以等到援军抵达了。
但江昊没有打算这样,毕竟若是党兴的第八军抢先赶到的话,那就还是有危险的。
但这第三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菜了,尽管现在士气有所提升,但强攻敌营的话,伤亡一大后果会怎样还是难。
他让部队轮番到敌营前喝骂嘲讽,反正叛军现在也不敢出战,就趁机刷一波士气吧。
果然,这一番操作,直到黄昏时分,第三军的官兵都开始气势满满的了,而叛军一方的士气更是低。
不过这种部队不可夜战,于是江昊下令收兵。
入夜之后,第十一军的都统领蔡衍垂头丧气,便有他的心腹上前献计,要乘夜偷袭第三军的营寨,蔡衍当即命那心腹点了所部一个营三千人马,人衔枚马摘铃,悄悄往东而来。
他自己只是点起了大军,只等偷营成功,就要发起全线的攻击,反败为胜,洗刷此前战败的耻辱。
孰料这边一动,那边江昊就已经知道了,他当即召集众将,命其各自率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于是,当那三千叛军杀进第三军大营的时候,却是发现是一个空寨!
“不好!中计了!”那心腹立刻下令撤兵,孰料四周早有呐喊声响起,火光四起,无数军兵杀了出来!
高榕地那边,蔡衍听到西边的喊杀声和火光,自认为劫营成功,当即近期大军往西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