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醉话(2 / 2)

“哟”这个语气词用于句末常常是为了强调说话内容,提醒对方引起重视,而用在这一句的语境中则产生了非常逗趣的效果。这类人的窝囊无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们却偏还跟别人强调自己“并不是泥人”,毫无自知之明,仿佛小丑自取其辱。

至若年底搪债,醉话尤为必需。讨债的来了,见面你先喷他一口酒气,他的威风马上得降低好多,然后,他说东,你说西,他说欠债还钱,你唱《四郎探母》。虽曰无赖,但过了酒劲,日后见面,大有话说。此“尖头曼”之所以为“尖头曼”也。

醉话之功,不止于此,要在善于运用。秘诀在这里:酒喝到八成,心中还记得“莫谈国事”,把不该说的留下;可以说的,如骂友人与恫吓女性,则以酒力充分活动想象力,务使自己成为浪漫的英雄。骂到伤心之处,宜紧紧摇头,使眼泪横流,自增杀气。5

5神态描写

醉酒之人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悲壮”氛围中,这一神态描写则是从旁观者视角看他们此时的状态。他们自以为在旁人眼中很有气魄,但“骂”“摇头”“横流”“自增杀气”等一系列细节的浮夸造作才是旁人对他们真正的感觉。

当是时也,切莫题词寄信,以免留叛逆的痕迹。必欲艺术的发泄酒性,可以在窗纸上或院壁上作画。画完题“醉墨”二字,豪放之情乃万古不朽。

阅读赏析

众所周知,老舍先生在幽默讽刺的写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很多经典片段堪称神来之笔,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叹服作者的机敏睿智。

本文讽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那些虚伪卑琐的人,他们平日里无甚作为,只能借着酒劲发泄心中的不满,但酒醒过后依旧不思进取,怨天尤人。作者鄙夷这样的人,以他们喝醉时的言行举止为素材,嘲笑他们只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有一点儿假想的自尊。作品妙语连珠,几乎每段都能摘录出来以供幽默讽刺教学使用,其主要手法是运用反讽,故意用“英雄气概”“男子汉”“尖头曼”“浪漫”“艺术”等词来描述无赖醉汉的丑态,让读者细品其中的荒诞可笑。

运用反讽需要注意一点:讽刺的力道轻重能体现作者的态度。本文的讽刺就属于“很重”的那一类,因为和本书前篇相对温和的《差不多先生传》不同,这篇对待所讽刺之人只有纯粹的蔑视和唾弃,而无指望他们会改善的信心。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反讽技巧时,要收放有度,不能只顾及语言的幽默效果而模糊了自己的态度。

阅读延伸

1.为什么这些醉汉们在平日里不敢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

2.文中所描写的是对某类人的概括,你是否因作者的描写而想起类似的经典文学形象?

3.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喝醉的人吗?你怎样看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