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关于信浓樱(1 / 2)

柳田国男

我们不可忽视事物与名称的离合,以及每一次的转变。也许只是没人叫信浓樱的名字了,说不定它又有了不一样的名称。

我抱着像孩子看到桃树或柿树发芽时,想把它种在院子一角的心情,既没丢掉,也没忘记,偶尔前来关心,我大概有十个类似这种程度的问题。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仍然跟野生不同,虽然很少,仍然带着一些人为的意志。直到有人接手,帮忙养大之前,尽管我立了一根棒子当标示,它还是我的问题之一。

在约莫十年前问世的《信州随笔》一书中,我写到硕大的枝垂樱以信州居多。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枝垂樱绝对不仅限于此地,至少京都以东的各个地区,都有枝垂樱老树,位置通常在神社、佛阁,或者其他有圣地之称的地点,与信州无异。例如我在最近读的《骏国杂志》[260]中,发现静冈附近有几座以樱闻名的寺院,江户也有,以上野的护国寺、芝的增上寺为首,可以举出六七处有枝垂樱的寺庙。这些樱树多半已经灭失,最近,我到多摩川对岸的乞田吉祥院,大门边就有一株十七八米高的雄伟大树,而且完全不见老朽之态。可惜的是,我很少遇见它盛开的时机,无法确认它与枝垂樱是否为同一品种。我一心惦记着这件事,并未兴起探寻分布路径的勇气。

然而,如果说那棵树只是正好种在那里,没被砍掉的话,位置又太刚好了,从它的枝干与花姿,也可以看到明显的特征。我不禁想象,原本应该种在某处,利用接木或压条等方式,或者经过捡拾种子,栽培幼苗等程序,又有人力将它搬运到远近各地,才能像现在这样,广为流传。我在信州发现这花,虽然是偶然,不过,我认为想要把花从外地带进这遥远的山城,并不容易,因此我才会认为也许这里是原产地,或者本地的特有品种。就在这个时候,我正好意外得知信浓樱这个花名。我在信州见到的硕大枝垂樱,是否就是信浓樱呢?当然成了一个问题。于是,我逐渐得知这是一种花朵美丽,树形也十分巨大的系樱。如今,不是住在京都地方的人,大概都没听过信浓樱这个名字吧。我想要厘清这一点,于是展开探访之路。

第一个为信浓樱命名的人,可见平泉澄[261]等人于前几年校订付梓的《后法兴院记》,这是近卫准后政家[262]于宽正、永正年间的日记。尽管身处乱世,日记中仍然可见许多关于庭院奇花异草的记录,其一是当时上流社会风行蹴鞠,这也是当时一般民众的娱乐,因此,人们出于对于悬树[263]的喜好,促使枝垂柳及樱树的移植。首先,最早在文明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的项目中,写着“前庭植信乃樱十株”,这是由于前一年新居落成之故,在旧宅邸时,也经常看到前庭樱花盛开的记事,本来就是一个种植许多花的屋邸。后来,相隔约十五年后的明应七年九月,也写着“将四五棵信浓樱移植到屏中门外”,还能在明应十年看到“取得几株信浓樱,命人种植”的记事,蹴鞠家元飞鸟井家的家主,也有参与此事。虽然我们无从得知樱树是否种在鞠庭周围,总之,我们能从中了解这户人家种了许多樱树,而且品种是信浓樱。

在同一本日记中,我们能找到这些树确为枝垂樱的证据,除了前庭有系樱的许多项目之外,还能找到其他的证据。例如《随笔大成》一辑卷七中,有一份京都人在江户末期撰写的《随性散记》,其中就有以下的一段记录:

近卫殿庭前的系樱十分闻名。其枝垂曳地,由于划为官地,无人栽培,树心已枯,实在可惜。往昔的近卫殿系樱,即为寺之内以南,御灵图子别馆的系樱。家记也可见种植数株信浓樱的缘由。

这里说的家记,也许就是前面所举的政家的日记吧,抑或者在政家日记前后,由家主撰写的家记,可能也提及此事。线索逐渐浮上台面。无论如何,知道此樱树的京都老者并不少,只是由于宅邸经常搬迁之故,说法出现分歧,《京都坊目考》应该有详细的考察。关于这个部分,芭蕉[264]七部集的《冬日》第一歌仙中有一段,可以看到吻合的部分。

身旁侍官者,告返清贫乡

但问二尼处,近卫花开否

蝶飞杂草中,闻之只潸然

这里提到近卫花,表示他应该隐约了解信浓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