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梁衡给中学生的作文课(全3册) > 第十九讲 文章如人,风格各异 什么是文章的风格

第十九讲 文章如人,风格各异 什么是文章的风格(1 / 2)

文章如人,也有不同的风格。有的豪放,有的细腻;有的明朗,有的含蓄;有的朴质,有的华丽;有的宏大,有的细碎,等等。文章风格主要是由选定的题材、作者的思想和语言文字来决定的。

大家好,这一讲我们谈谈文章的风格。

上一课我们讲了文章的题材。如果用一个人来打比方的话,题材就好比是这个人的骨肉,风格就好比是风度。

我们读古典小说,经常会看到不同的人物,比如《三国演义》里张飞的出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读者一看,就觉得这个人物很英武,很威风。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出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像眉尖飘着一缕烟;“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眼里面像高兴,又像不高兴,说明这个人心态总是有一点压抑;“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这两个人有着绝然不同的风格。

文章如人,也有不同的风格。有的豪放,有的细腻;有的明朗,有的含蓄;有的朴质,有的华丽;有的宏大,有的细碎,等等。

文章风格主要是由选定的题材、作者的思想和语言文字来决定的。

这三个方面,我们大概说一下。

从题材出发,我们能决定一篇文章的风格。题材如果大一点,文章就感觉宏大。比如像《大无大有周恩来》,一万三千多字的文章,写周恩来的一生,六个无六个有,非常宏大。还有一篇写古树的,《华表之木老银杏》。山东有一棵三千多年的老银杏树,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在这棵老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串起来就是一部中国史。它就像天安门前的华表一样,是历史的活记录,跨度三千年。这棵树内容宏大,自然文章也易宏大。

如果选择的题材不太大,只是生活中发生的小事,那风格就近于闲适了。比如《试着病了一回》,在医院里怎么看病,输液时观察医院里面各色各样的人物。还有《夜市》,晚上去逛夜市,描写各种卖小吃的、卖衣服的。这些都属于题材闲适的作品。

也会有沉重一些的,比如《你怎么总是得不到爱》,写康定情歌的作曲家一生悲惨的境遇,题材就比较沉重。还有《你不能没有家》,写的是革命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因为从小得不到家的温暖,长大后性格偏激,生活不能自理,最后自杀身亡。如《将军几死却永生》写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张自忠。这都是很沉重的话题。

还有轻松的题材,比如一些游记,像写草原的《草原八月末》,还有《清凉世界五台山》,都属于轻松的题材。

还有新奇一些的,如《树梢上的中国》中的两篇文章。《百年震柳》,一棵柳树被大地震一撕两半,但是还活着,已经有一百年了。《铁锅槐》,一口大铁锅里面,长出一棵槐树,有三层楼高。

还有舒缓一些的,如《难忘沙枣》。作者年轻时在农村劳动,注意到了沙枣这种植物。后来当了记者在各地采访经常看到它,慢慢地又了解到它的许多作用。行文舒缓,娓娓道来。

这是从题材出发,可以分成这么多的风格。

从思想角度出发,文章也会有不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