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喜一愣,接着一股成就感驱散了愁苦,这一次,热气毫无阻碍地涌上眼角,她哈哈笑道:“你是在激将吧,就想让我在大判廷上道出我知的一切,帮着你申明满人之罪。这种小儿伎俩,我怎么会上当不过你是白费力气,我不想死,我还要跟你争下去即便是身为囚徒,也绝不俯首”
嘴里这么说着,心中却道,我就是要说出来,一切都说出来如此一来,即便百年后,世人都知道,天下间,唯有我有资格作你的对手,唯有我与你相争二十多年。
水缸抬了出去,殿中只有父子两人,许久之后,李克载低声道:“以前娘亲老说,父皇口才绝世,儿臣过去不信,现在却信了”
李克载是真心佩服,让这妖婆配合大判廷,自述满人之罪,这事原本他是觉得没有一点可能。却没想到,父皇以他为桥梁,一番震慑,再“动之以情”,这妖婆竟然就上了钩太可怕了
李肆白了儿子一眼,三娘竟然在儿子面前这般数落自己可接着也面含得色地矜持一笑,拂须暗道,你老子我前世捉笔杆,知透人心,这一世用嘴皮子动人心,自是嘴到擒来。
“不知道你小子有这本事,起码得把你那辛姑娘,还有段姑娘都安抚好。”
李肆这么回敬着儿子,然后瞅着儿子瞬间黯下来的脸色,嘿嘿发笑。
笑声之后,李肆吩咐道:“你的想法,细节可以推后再想,你该先想好你日后坐上龙椅,该背负起哪些权责。”
李克载用力点头:“儿臣明白了”
待李克载退下,近侍再领进一人,一身红黄袈裟,明王尖帽高高耸在头上,脸上正绽放着沉静笑容,含着的一丝恭谨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格桑嘉措自喇萨而来,恭祝皇帝陛下光复华夏,一统江山,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称格桑嘉措的大喇嘛双膝跪地,三拜九叩。
李肆含笑道:“朕等你很久了,达赖格桑嘉措,你是代表藏人而来的吗”
七世达赖格桑嘉措道:“臣代表乌斯藏,代表乌斯藏百万藏人而来,求皇帝陛下赐下金卷,许乌斯藏入大英,得享天朝福祉。”
李肆缓缓点头:“朕许了。”未完待续。。
第十八卷第九百八十四章新世之下大团圆
泡书吧更新时间:201322823:52:34本章字数:4555
史载圣道二十四年,道光二年,满清覆灭。
但满人却不这么看,对这一年大清和满人的历史变迁,他们有自己的说法,还不止一个版本。
入英华一国的满人明面上以爱新觉罗胤禵为首,实质以依旧健在的胤禛和弘历为首,这一派满人重立嘉庆废帝,否定道光皇帝的正统性,就不能用道光纪年,因此满清去国该是嘉庆四年。
入朝鲜的一派满人,虽对外立起建州朝鲜的国号,年号也改为永和,但这只是对外文章。在其祭天、祭祖,宗室妃嫔册封谱牒等各个诚,依旧以满清正朔自居,建州朝鲜的满人绝不承认满清已灭,甚至“大清国史”都还年年不断编着。
此时的满人还不止两个皇帝,族国两裂时,满人反而攀上了帝王之业的巅峰。
九月上旬,班第逃出盛京时,还掳走了乾隆长子永璜,将其立为咸丰皇帝,以此大义名分,收拢盛京之北的溃逃满人,这一支满人也以满清正朔自居,妄图在黑山白水间继续跟英华周旋。
九月下旬,兆惠和年富在宁古塔被英华红衣击败,两人将手里所握的乾隆三子永璋立为同治皇帝,北撤入黑龙江城,宣称自己才是满清正统,以此大义名分号召昔日的野女真,也就是新满洲诸部。
圣道二十四年,满人裂为四部,每部都有一个皇帝。而吊诡的是,四个皇帝都以昔日圣道开列的年号表为凭。
嘉庆和道光不提,班第和兆惠在圣道所给的满清年号表里淘货,也是不得已之策。他们所立的皇帝都不可能脱离乾隆帝统,否则难以号召其他满人。而乾隆是靠着圣道才登基为帝的,圣道还留下了这张表,为乾隆之后各代皇帝提前定好了年号,这事子在满人一族里无人不知。满清在乾隆之后的两代皇帝都按这张表取年号,这就是一桩大义名分。他们不能无视这个名分。
这名分还有现实的好处,可以向圣道和英华摆出俯首求和之姿,有争取个合法存在的理论前景。
只是这么一来,那张表里只剩下宣统和康德两个年号。而后百年变迁,游离在英华和建州朝鲜之外的满人始终捏不成团,年号根源之争就是一个关键原因。
四部里,三部满人都坚决否认满清覆灭,但对英华来说,这三部满人是什么态度,根本没必要理会了。
班第和兆惠两部不过是两股流寇。收复盛京、吉林城、海参崴和宁古塔等辽东要地后,英华以辽东都护府为临时军政管治机构,改盛京为沈州,将关外之地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越年辽东都护府还将升格为安东大都护府,进行至少长达二十年的军管。
在此期间,军事一面,照抄西域和华北经验。以红衣和义勇拉起交通网,控制住辽东的人口稠密区,再靠赏金推动镖局清剿乡野。震慑交通难及之处。民政一面,以华北移民逐步扩展统治区域。整个辽东大地,虽不能如华北那般很快尽数归于英华掌控,可满人已不足为患。
班第和兆惠两部人口不超十万,又无牢固后方,加上其他零零散散部族,绝不超过五十万,其中顶天不过能有一半被两部裹挟。别说二十年,十年后,英华辽东人口就可能超过三百万。这两部满人在辽东再无容身之地,只能向更北之地拓展生存空间。
对于建州朝鲜,尽管国中也有“打过鸭绿江,杀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