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附耳在慕容博旁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慕容博忽然脸色大变,扑通跪下,咚咚咚朝我磕了几个响头,惨然道:“亡国遗民,得保首领,已是不幸中地大幸了。只是历代祖宗遗训,均以兴复为嘱,慕容博无能,江湖上奔波半世,始终一无所成。想我慕容氏人丁单薄,势力微弱,重建邦国,当真谈何容易本想唯一地机缘是天下大乱。四处征战不休,因此挑拨中原与契丹交恶。不想不想”他说了几个不想。再也说不下去,只是连连磕头。
群雄不意如此,想不到慕容博竟然会向一个玩家磕头,尽皆大哗。
我摇头道:“慕容博,虽然你本意乃是宋辽间战争复起,大燕便能乘时而动。当年东晋有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五胡方能割据中原之地,倘若宋朝既有外患,又生内乱,不但慕容复国有望,吐蕃国也能分一杯羹了,嘿嘿,我这次虽然答应帮慕容复复国,但是我可不想鸠摩智这等伪君子占了便宜,燕国是燕国。吐蕃是吐蕃。所以,你也不必感谢我。起来罢”
萧峰忽然道:“不行”突然拍出一掌。击向木几,只听得劈拍一声响,木几碎成数块,匕首随而落地,凛然说道:“兄弟。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两国相互仇杀地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你帮慕容氏兴复燕国,他日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又有多少燕人死于非命”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天龙扫地僧众人纷纷伸头看去,不禁兴奋的浑身颤抖起来。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地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地模样。慕容复又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五人一起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便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我叫道:“慕容公子,不得无礼”躬身施礼道:“多谢前辈”
扫地僧转头静静地看我。忽然摇头道:“我也不知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到底如何想法,不过唉,罢了”
第三百五十章河南少林,尘埃落定
我嘿嘿笑道:“前辈,虽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过大乱之后方有大治,倘若宋朝一直这样下去,难免不会走前唐的老路。前辈,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看着扫地僧抬头看着我,我微微一笑,开口道:“海边的人喜欢吃一种叫沙丁鱼的鱼类,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那个渔夫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渔夫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鱿鱼。鱿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侯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鱿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鱿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那扫地僧静静的听完,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帮主地意思,小僧懂得了,只是战火一起,伤亡的却是无辜的百姓。”
我微笑道:“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请问大师,如何“
扫地僧勃然而起,叹息道:“帮主远见卓识。小僧不如也”
我笑道:“前辈悲天悯人,乃是有大高深智慧的高僧。在下拜前辈所赐,现侥幸已有小成。拳之切切,不敢丝毫以忘。”
扫地僧微微一笑:“这也是帮主的机缘。与小僧无关。”转头道:“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地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忽听得楼下说话声响。跟着楼梯上托、托、托几下轻点,八九个僧人纵身上阁。当先是少林派两位玄字辈高僧玄生、玄灭。其后便是神山上人、道清大师、观心大师等几位外来高僧,跟着是天竺哲罗星、波罗星师兄弟,其后又是玄字辈地玄垢、玄净两僧。众僧见萧远山父子、慕容博父子、鸠摩智五人都在阁中,又有无数不认识的江湖客,团团站在一处,静听一个面目陌生的老僧说话。均感诧异。这些僧人均是大有修养的高明之士,当下也不上前打扰,站在一旁,且听他说甚么。
那老僧见众僧上来。全不理会。继续说道:“但如练地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丰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种的戾气。”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有几人便合十赞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但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诸位可知其理安在”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并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练到四五巧绝技之后,在禅理上地领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那便叫作武学障,与别宗别派地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地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那老僧又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但练将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本寺玄澄大师以一身超凡绝俗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