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前能在首都横行霸道,底气全来自他的父亲——王远志。
如今首都最大的食品厂,红星食品厂的厂办主任。
这红星食品厂可不是一般的厂子,光是正式职工就有八百多人。
加上临时工和后勤人员,足足一千二百多号人的生计都攥在王远志手里,说他是厂里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王远志今年五十六岁,他这厂办主任的差事,可是人人眼红的肥缺。
上要对接市轻工业局的文件指令,传达厂长的决策部署。
下要管人事调动、原料分配、职工福利,就连车间的扫帚不够用、办公室的墨水没了,都得经他点头报批。
每天一早,厂办那间刷着绿漆的办公室门口准排着长队,有拿着介绍信求调去轻松岗位的。
还有揣着自家腌的咸菜来申请困难补助的,还有郊区的粮站主任托关系想多要些紧俏的奶糖供应。
他一句“研究研究”就能让人心里七上八下,比厂长还威风。
王远志早年只是个农村供销社的售货员。
二十岁那年,他托关系进了红星食品厂当学徒,跟着老师傅学做点心。
他人不算聪明,但胜在会来事儿,嘴巴甜,眼里有活,见了领导就往前凑,手脚麻利地帮着端茶倒水、跑腿办事,慢慢讨了领导的欢心。
后来厂里成立厂办,需要个机灵的办事员,领导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进了厂办后,王远志更是如鱼得水。
他摸清了厂里的人际关系,谁有背景,谁能得罪,谁值得拉拢,心里门儿清。
之后几年,他凭着这股会来事的劲儿,一步步从办事员升到副主任。
三年前老主任退休,他又花了不少心思,托了不少关系,终于坐上了厂办主任的位置。
坐上这个位置后,他更是把权力用得淋漓尽致,原料采购他指定相熟的供应商,从中拿些回扣。
产品分配时,紧俏的奶糖、饼干,他先挑最好的留给自己和关系户,再分给职工和供销社。
厂里的职工敢怒不敢言,毕竟饭碗都在他手里,谁也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最近厂里要搞改革,准备提拔一位副厂长,王远志心里早就痒痒了。
他知道这是自己往上爬的最好机会,要是能当上副厂长,那就是真正的国家干部,手里的权力更大,面子也更足。
为了这个位置,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天不亮就到厂里,盯着生产车间的进度,生怕出一点纰漏。
晚上又去厂长家里串门,提着贵重的礼品,汇报自己的工作,暗示自己对厂里的重要性。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觉得自己在厂办主任的位置上干了三年,没出过大错,人脉也广,这个副厂长的位置十拿九稳。
可他也知道,厂里还有几个竞争对手,都是资历老、能力强的科长。
所以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凡事都亲力亲为,想在领导面前多刷点存在感。
王远志这人,骨子里极度好面子、爱虚荣,又带着几分小农思想的自私和狭隘。
他觉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自己的本事,所以格外看重权力和别人的奉承。
他对儿子王向前向来溺爱。
知道儿子在外头胡作非为,却从不严加管教,反而觉得儿子有他这个爹撑腰,做点出格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