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千里之外,南域渚州,宫城。
自九年前被壬子龙册封做了‘渚州王’后,江湖外号‘金华锋’召炎便与爱妻谢秋雯一道、一直坐镇着宫城,治理着渚州天下政务。
明面上,召王爷可以调动水龙宫的弟子士兵、龙府朝廷在此的驻卫,而他自己虽已选择陪伴家人,而疏忽武功多年。
但剩下的拿来称霸个渚州,还是没问题的。
暗地里,他王乔昭有个统领十八金蟒卫、武功更高强的弟弟王乔炎,一同定居于宫城,加之当朝天子也是他亲弟、丞相更是他亲儿子。
如此要治理、维稳渚州,倒是完全不难了。
六年过去,这年的‘召王爷’王乔昭,年纪已经四十有九、近知天命之年了。早已对权势、名利,甚至武功全无欲望的他,这些年来,一直以召王爷的身份住在宫城、陪伴着他的糟糠之妻谢秋雯。
这天下午,北街,州王府中。
王府东厢、书房内,身长八尺二、一袭华服、须发间却已缕缕银白的老汉‘王乔昭’,正靠在书架前、神色安详翻阅着一些书籍。
其手上捧着的,则正是前段日子大卖的、讲述‘少年丞相壬康’的传奇传记。
由于对这位少年丞相,世人仍有许多不了解。
对于他还隐藏着的秘密方面,写书人们问不出来、也查不到蛛丝马迹,便将空缺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各式样的杜撰、填充。
如今在这一层书架上都是写壬康的,竟有七八、乃至还更多种的不同版本哩。
“也不知隶儿在北方,过得怎么样了…”
王乔昭眼上在浏览翻阅书籍,心底却是绵长的思念、随之只有道悠长的叹息。
“阿昭,又在想隶儿呐?”
正这时,书房门口却传来了一道妇人声音,原来正是一身蓝袍,手戴银镯子,束发戴冠,眉眼间比之六年前多了不少皱纹、眼神依然慈祥和蔼的渚州王夫人——谢秋雯。
抬脚走过门槛后,谢秋雯一路沿声来到书房深处的丈夫身边。
“阿雯呐…也不知隶儿他,在北方过得怎么样了…”王乔昭看了眼妻子后,却是微笑道,一边说着、是一边放下书本,抬起了头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隶儿的本事大着呢。”
谢秋雯说着,遂来到王乔昭身边,挽住他的右臂、幸福笑道,“咱们…又何必过多挂心呢?阿昭,如今可还有我陪着你呢…”
“哈哈哈,说的是啊。”
“嗯…”
“不过其实呢,我是想抱孙子了。也不知隶儿他现在…”王乔昭将书籍放回柜中、一边还打趣笑道,“不知他那么大本事,可有没有女孩子愿跟着他呢!”
“隶儿自己都不打算的事,咱们也别强求他啦。”
“可咱王家,总得传宗接代嘛!”
王乔昭咧嘴笑道,“说起来,这还都得怪老头子,打小的时候送去哪儿不好,偏偏给送到少林寺去!这孩子在少林寺,长大了,还会喜欢女人?我看…咱俩想抱孙子,怕是难咯!”
“这…”谢秋雯无言以对。
“要不,咱俩再生一个?”王乔昭忽然转头,深邃、诚挚的双眸之神同妻子的目光交织在一起,“趁现在,咱们还…”
“乱想什么呢!你这家伙,害不害臊呀?真的是…”谢秋雯拍打着王乔昭肩背大笑,“咱们都这把年纪了,就别开这玩笑啦…”
“哈哈哈…”
在这小小、冷清的书房一隅,夫妻俩的气氛却是温馨无比。
二人随后携手在府内散步,不久后、渐渐行至前苑。
正这时,黄昏炽红的霞光、映着阵阵祥云,将王府上下、乃至是整座宫城,直到水龙宫,皆映照的是一片暖色。
王府门口处,王乔昭、谢秋雯夫妇行至此处,正欲转头继续走时、却偶然瞥见不远外的街道上,正有两名行人朝着这边走来、二人遂是驻步等待。不久后,二人便从数十丈外慢慢走了上来,而后抬脚跨过门槛、走进门来。
“大哥,嫂子。”
“阿伯,阿娘。”
一个身形魁梧、八尺五高,面色苍迈、一头雪发及腰的中年人,面容和蔼。另一个则是相貌英俊、高七尺六的少年,正身着修身蓝袍、背着杆轻铁枪,手里还提着一袋蔬菜、一袋水果。
原来,正是住水龙宫,今日登门拜访的王乔炎、王禹父子。
“哈哈,来了来了,快进来。”
“呵呵呵…”
王乔昭、谢秋雯夫妇连忙上前相迎,也赶忙吩咐下人接过了蔬菜、送去后厨。
……
一大家子人聚在前厅,分坐两边。
趁后厨正做菜的闲暇,王乔昭、王乔炎俩兄弟则是一边饮着茶,一会儿无不是要么拉些家常、要么谈天说地之类。言语间也对多年前,曾南奔北走的那些日子产生了诸多怀念。
那时候,生活过得可不如现在这般悠闲。行走于生死之间、或能过得比这样的日子,更充实吧。
然而,怎么样的生活如何适合,不过还得看个人。
“对了…咱们好像也很久,没有见到老爷子了。”
“父亲吗?他…都不知还是否在世呢。”
“呵呵,他身子那般强健,又经常锻炼,能活过百自然是板上钉钉之事!照他说的,正云游四海呢,也不必打扰他。”
“也对。”
消失了六年的王伊宁,竟让这兄弟俩有些想念了起来。
怎么说呢?毕竟,也是父亲吧。
像六年没见的老爷子、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仍一直潜伏在隼阳门、用‘尹丁’的身份缓缓渗透和控制着隼阳岛上下的。这些生活?他们兄弟几个可是没这本事,也绝不情愿这么做的。
在他们眼里,家人是最重要的。
而在那老爷子一生所造的诸般杀孽里,却是了包括了不少自己的家人…
……
吃过了晚饭后,天色渐晚、一大家子人上街散步。
一家人散着步,众人行走来到了海港边、行走在海边城楼之上。而太阳落下以后,晚霞的金黄渐转赤红,而后则与海水逐渐交融、相接。直到金光完全转淡、消失在海平面上,接着,减少了南来北往的船只,鸣叫着天际徘徊的鹭鸥,一盏接一盏点亮的灯火等、充斥在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