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大明援军(2 / 2)

剩下的蒙古骑兵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恐惧,继续往前冲锋,此时李智率领的一半火铳手们尚未装好火药铅弹,那位参将见状赶紧让后面的长枪兵上前准备顶住。

参将指着多尔衮,喝道:“长枪兵上前!给我杀!”

“前进!”随着一声令下,三百名长枪兵分成两排走到了火铳手前面。

“杀!”所有长枪兵一起怒吼,整个原野,为之一振。

三百柄明晃晃的长枪齐齐举了起来,枪尖于额头平行,长枪兵们依照平日里的训练排成了严密的队形正面迎着冲来的多尔衮大军。

正当双方正准备两军相接时,后面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原来是这只援军所带来的一门虎蹲炮终于开火了,一片铅丸石雨般的迎面横扫过去,炸到蒙古骑兵之间,登时不少蒙古骑兵被炸得血肉模糊,很多人都是捂着头脸滚在地上凄厉地叫着,这些长枪兵纷纷冲击过了,一时之间,多尔衮内心也感到一抹凄凉。

剩下的蒙古骑兵如同丧家之犬,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叫声,“明军开炮了!我们要完了!”他们内心的最后防线终于被那门虎蹲炮给吓得崩塌了,蒙古骑兵们心胆俱裂,都是转头拼命往军营逃去。

看到蒙古骑兵们已经开始逃窜,援军似乎松了口气,竟未追赶,反而鸣金收兵,开始撤退了。看着散去的援军,多尔衮回过头来对副将道:“将士们,你们别忘了上前砍下那些敌人的首级。”

不少随军出征的年轻将领们看着那些蒙古骑兵如狼似虎地追上前去抢人头冒功,纷纷不以为然,有的脸上显出不忿之色。

不过众援军皆已经散去,好歹保住了性命,嘴上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全军上下,没有人比多尔衮更具有威望。

范文程坐在一个椅子上,对皇太极解释道:“皇上可派人在大凌河四周挖下深沟,阻止祖大寿出逃,我敢断言,如果援军一旦溃败,城内必然军心不稳,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祖大寿必然投降!”

皇太极仔细思索一番,继而追问道:“范先生,为何如此断言?祖大寿也是辽东名将,跟随袁崇焕多年,若是他拼死一战,我军只怕也会损失不小。”

范文程坚定道:“祖大寿是不会拼死一战的!他不是袁崇焕,若是袁崇焕此时还在大凌河城,我相信他是宁死不会投降的。可惜,在位的崇祯将这样的忠臣如此处治,岂不知兔死狐悲,其余将领又有几人愿意给他卖命!我深知崇祯性格,他一向刚愎自用,祖大寿原本就是袁崇焕的心腹大将,当日祖大寿撤兵,崇祯的命令他都不听,可他却听袁崇焕的,崇祯生性多疑,这件事之后便对祖大寿不满了。只是因为此时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才会暂时放过祖大寿,可这个时候,祖大寿若是丢了大凌河城,崇祯皇帝数罪追罚,岂会饶了祖大寿?”

皇太极听完笑道:“可若是祖大寿拼死突围,前往锦州,那又该如何?”

“祖大寿固然是可以去锦州,但是一旦突围,我军兵锋正盛,关宁铁骑必定损失惨重。关宁铁骑乃是祖大寿屹立在辽东的根本,关宁铁骑一旦折损大半,祖大寿哪有脸面去见孙承宗,所以祖大寿不会冒这个风险的。他知道大凌河城的重要性,孙承宗等人必定会派兵前来,所以他要等着孙承宗等人前来解救,既然如此,又何必冒险突围呢?我猜他是想来个里应外合,大破我军。嘿嘿,可惜皇上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这个时候,一个斥候径自闯入军营中,两边侍卫完全没拦住他,只见他跳下马来,大声喊道:“报!前方突然出现大量明军援军,已经连续用火炮将我军部队炸散,我们被包围了。”

“是哪里来的援军?主将是何人?”皇太极面色一变,与范文程相互望了一眼,面色也是一僵,紧张地望着那个斥候。

“回皇上的话,不是孙承宗的部队,而是一队来历不明的援兵。”斥候赶紧道,“这队援军甚是凶猛,为首的大将已经连续率军进攻十余次,这一战,我军至少折损近万人……”

“多尔衮何在?他是怎么指挥的?”皇太极面色一冷,原本紧张的面色又恢复了平静,冷冷地道,“他立下军令状,和朕保证拿下大凌河城,如今城池没拿下,自己倒是差点儿折在里面了。亏他久经沙场,还是大军的前部先锋指挥,他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回皇上的话,援军突然鸣金收兵,贝勒爷已经突围,准备回师军营之中。”那斥候想了想,赶紧解释道。

“他逃走的速度倒是快!”皇太极双目中一丝冰冷一闪而过,这一刻他想杀了多尔衮,只是大敌当前,若是斩了他,只怕军心不稳,但他却是没有说话,一边的范文程知道皇太极内心的犹豫,也不敢说话。

整个军营之内,一时陷入沉默,众人都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事情,传闻当年努尔哈赤临死之前,是准备传位给多尔衮的,但是那个时候多尔衮年幼,资历微薄,而皇太极却是大贝勒,且掌握着大部分的兵力,军中将领大多支持他上位,他便趁机夺取了皇位,并且还将多尔衮的生母给努尔哈赤陪葬。虽然是以努尔哈赤的名义下令的,但是有些有心之人还是看出来,皇太极这是为了掩人耳目。

多年过去,如今多尔衮已经不是以前年幼的多尔衮了。虽然其余人见多尔衮没有说什么,对皇太极仍然是恭敬有加,但是他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却是无人可知。加上这些年多尔衮纵横疆场,军功赫赫,在军中威望大增,不少资历较老的贵族,暗中也在支持多尔衮。皇太极深知自己面临的畏惧,虽说爱惜多尔衮才华,但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他开始忌惮多尔衮了。

偏偏多尔衮一直小心谨慎,让皇太极找不到他的把柄。

可此时多尔衮为明军所败,又是当着全军将领的面,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如今却是损兵折将,依旧没打下大凌河城,瞬间就让自己的部队陷入援军的包围,皇太极心中岂能不气恼?固然,胜负乃兵家常事,但如此折损全军士气的事,皇太极若是不加责罚,难保多尔衮不会得寸进尺。

范文程见皇太极久久不言,他是旁观者自然看得分明,大局当前,情况危急,他只得赶紧劝慰道:“圣上,我军此刻兵锋正锐,八旗骑兵所向无敌,如果援兵突然鸣金收兵,只怕也未必是真心想歼灭我军,圣上不必将一时胜败放在心上。”

“不,朕只是在想,下一步该如何去走。”皇太极却是摆了摆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来,笑道,“此刻朕的军队对大凌河城尚未形成合围,但是漫山遍野都是八旗骑兵,这队援军居然能连续攻破我设下的防线,难道你就不感觉到有些惊讶吗?正所谓‘上兵伐谋’,朕倒是对这队援军感到好奇,能统领这支援军的人绝得平庸之辈,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我们若是能将这只援军收复,到时候整个辽东,必定为朕所得!”

范文程皱了皱眉头,觉得此计虽妙,但难度不小,于是问道:“圣上是不是真的想将此人招揽?要知道,我们对他并不熟悉,谁知道此人到底会不会投诚呢?”

“这队援军大概多少人?主将长什么样子,可知道他的姓名?”一边的皇太极眼珠转动对斥候问道。

“有大概八百人。”斥候想了想又道,“为首的是一个骑兵参将,善使着一杆长枪,他善于指挥长枪步卒,在他身边还有三个副将,都善于射箭,乱军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八百人居然敢闯我数万大军,这样的人倒是让朕刮目相看。”皇太极不禁抚掌笑道,“中原不但地大物博,更是人才众多,可惜的是,崇祯那厮不识天下英雄,放了多少英雄豪杰不说,居然连孙承宗这样的人物,也是被逼无奈才委以重任。如今援军突然鸣金收兵,无非是留下我们自保,只怕也是害怕落得袁崇焕一样的下场,可见人心已失。这般黑暗的朝廷,若是不亡,天理何在呢?如此江山,朕若不入主中原,天下百姓必将为其所害!”

范文程本是大明秀才,听到大明将要亡国,脸上不但没有任何悲伤之色,反而流露出得意之色来,他不禁笑道:“圣上所言甚是,崇祯昏庸,大明江山必将为圣上所得!”

“走,那就去看看,到底是何人领兵,居然连破朕设下的层层防线?”皇太极哈哈大笑,当即领着正黄旗与镶黄旗呼啸而走,径自朝大凌河城杀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