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中,正统十四年土木堡
大明军队士气低落,有气无力,士兵们在军令混乱的情况下,来回奔波,早就不復刚出征时的悍勇。
此次出战本就仓促,粮草輜重本身就没有多少,如今还被瓦剌人切断水源。
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地上,试图这样能保存一定的体力,他们祈祷天子能正常一点,赶紧撤军回北平。
一阵地动山摇从脚下的土地传来,虽然因为缺水少粮,明军的警惕心有所下降,但是毕竟有百战老兵存在。
“敌袭,敌袭,瓦剌骑兵要衝过来了,结阵!”
老兵的嘶吼声打破了平静的明军大营,求生的欲望让明军鼓起最后一丝力气,他们仓促的结成军阵,准备迎接瓦剌骑兵。
在成建制的骑兵衝击下,大明军队犹如待宰的羔羊一般,没有一点反抗能力。
杀戮,不停的杀戮,瓦剌大军在土木堡来回衝刺,犹如犁地一般將大明军队犁了一遍又一遍...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大明最沉重的一天,瓦剌首领也先以两万骑兵突袭土木堡。】
【土木堡之战,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鄺埜、户部尚书王佐、駙马都尉井源等66名朝廷重臣战死,大明京营精锐將士几乎损失殆尽。】
“噗”
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位帝王怒火攻心之下,全部一口血喷出。
他们感受到了李世民当初的痛苦,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苦,他们想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束手无策的感觉。
那是大明五十万儿郎,就这样被朱祁镇和狗太监王振葬送了。
洪武年间
“徐达、李文忠,准备北伐,这一次朕不要战损数,朕只要结果!”
朱元璋擦去嘴角的血跡,目光狠辣的盯著北方,他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末將遵令!”
徐达、李文忠等淮西诸將红著眼睛,他们心疼啊,那五十万大军说不定那其中就有自家的儿郎。
为將者当不计代价完成军令,但是不是这么个死法啊。
若是正面战场上打对攻,没打过人家,输就输了,那只能说明大明士兵实力不行,將军无能。
可土木堡之战完完全全是非战之罪,两个昏君奸宦的组合直接毁了大明几十万的精锐。
血债需要血来还,子孙的帐需要父辈、爷爷辈来还,希望蒙古诸部好运。
贞观年间
“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孝子孙太多,长辈的棺材板容易压不住。”
李世民心有戚戚然,他没有嘲笑朱棣子孙的不爭气,自己的苦瓜他前面也吃过了。
经歷过李隆基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对出现不孝子孙这件事只有同情,他和朱棣太有共同话题了。
“陛下,臣建议大唐应该形成一种用兵制度,避免出现大明此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