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定火真瞳法,将反应尽数记录下来。
对此物性质大致有底的谢端阳就此停手,不再试验,转而将其吞纳入腹,闭上双目。
当初血河旗炼成收入体内,他便感觉自家精元血气在被持续不断地冲刷洗练着,越发精纯凝练。
对锤炼法体,修炼明王诀、熔金炼铁手等功法大有裨益。
想来白骨舍利,亦当有此奥玄。
只是旋即,谢端阳就又睁开眼睛,微带疑惑。
毫无反应。
白骨舍利入体后,虽不能说死物一般。
类似于烈火旗,同样与气机法力紧密结合起来,不分彼此,正是本命法宝的特点。
但是终不像是血河旗那样,自行运作,淬炼法力。
莫非……
谢端阳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所得传承有缺,推演出的法门缺少参照,终究少了最核心精髓的几处。
但他也不失望,催动体内的血河旗,遥相感应起那丸骨珠来。
果然,白骨舍利立时就有反应。
但见骨珠表面那九处孔洞吸摄灵气法力的力量猛增,再次震颤起来,发出似有似无的声响。
有些仿佛雷音,浩大博然,又有些接近魔道中的摄魂魔音,诡谲奇幻。
只是一听,他就知道定是门玄妙神通。
细心揣摩下,定能使自己在魔音上造诣精进,果真有摄魂夺魄之能。
不过现在,其作用却不是这些。
“血灵白骨道果然不愧是上古魔功,厉害非凡!
创出此功的人当真是天纵之才!”
谢端阳端坐鼎中,忍不住赞道。
骨珠魔音一出,他体内就有了反应。
四肢百骸,二百零六块大小骨骼,像被毛刷刷过,又像是电流击中般,酥酥麻麻。
只是却不是由外感应,而是自内而外生出。
“洗髓贯骸。”
他是武道锻体方面的大行家,立刻就知道这是什么。
白骨舍利震荡而生雷音,与周身骨骼生出共鸣,以此激发壮大骨骼中的生机。
练到极致,就是所谓的金枝玉叶之体。
每一根骨骼,材质都不输上佳法宝。
即便蛟龙、玄龟这样的天地灵兽后裔,也要有所不及。
也只有这样的根骨,才能足以承载足够的灵性法力。
“血灵大法”中,包含数种本命法宝的祭炼之法,但却以血河旗为最,就是因为其功用非凡。
而且那门“血灵化身”法,也需得以血河旗作为元神寄托,方才能够成就。
如果他所料不错,白骨篇中,肯定也有一门类似的法诀秘术,而且必然是以白骨舍利为核心。
“好,好,好。”
连说三声好字,谢端阳难以抑制心中兴奋之意。
分身化身等先不说,但血灵白骨道无疑是炼体的无上法门。
立意之妙,别出心裁,恐怕还在七层的明王诀之上。
当然,明王诀本身,只是佛门高僧将梵圣真魔功中最基础的奠基部分改良转化过来。
某些方面比不过血灵白骨道,也不稀奇。
明王诀虽说练到大成无比艰难,但入门却甚为容易,几乎没有什么门槛。
即便是凡人,花费数年苦功,也不难将第一层练成入门。
但是若要走血灵白骨道这条路,却非得先练出血河旗、白骨舍利这两样本命法宝不可,起步就是结丹修士。
单此一条限制,就竖起了座无比高的门槛。
只可惜,自己还是欠缺白骨道的核心传承。
而且似乎就连其鬼灵门,也失去了不少血灵一道的秘传。
或者说可能血灵白骨道本身,就没有将这条路走通顺。
最起码谢端阳手中那册《万灵真经》当中,“血灵大法”主要还是倾向于修炼法力,运使各种诡异厉害魔道秘术大法。
并不刻意追求肉身强悍,关于锻体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实在殊为可惜。
否则,将其与《明王诀》结合起来,得到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虽然目前,已经是很多了。
“如果专心于此,有两宝相助。
或许不过数年,我就能将《明王诀》的第四层修成,进境之快,可能还要快过前面三层。”
不再坐着,谢端阳站起身来,边在鼎中打着套拳法,边思量开来。
如果是在灵界,对那些凡人炼体士而言,金刚诀练到第四层固然难得,但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但对佛门修行此功的金刚护法而言,《明王诀》练到第四重时却是个极为关键的分水岭。
到了这步,他就足够去习练其中配套的数种大威力秘术。
到时候,就不再是单纯凭借肉身强大了,而是真正的法武合一,有莫大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