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鸣跟着唐山一道回到书房,踏过门槛,就自顾走到一旁,去拨亮有些黯淡的油灯。
“爹,您说……”轻轻转动手中的金镊,他将灯芯从灯油里提出来一点,让那顶头上的一束火光愈发耀眼起来。
“怎么了?”唐山这边刚坐下,他穿的是居家棉袍,头顶一支古朴的木簪,在暖意融融的灯光下,神色和蔼,眉眼温和,看向站在灯盏边的儿子,显得格外可亲。
唐金鸣又沉默下来,眯起眼欣赏似地打量着眼前那如豆的火苗。
唐山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敏锐的感觉到儿子的表情里饱含着犹豫和迟疑,便愈发耐心,静悄悄的等待着。
时间缓缓的流逝着,直到唐金鸣看灯火看得有些眼花,才整理好了思绪,举步回到他爹下手位子上。
“……玉儿这般性子,将来会选个如何模样的夫婿?”
完全没想到儿子会说这个,唐山愣了一下,下意识眯起眼思索。
“……仔细算来,我还真的是从未想过。”他迟疑了一阵,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也显露出几分感慨。
“玉儿都已经快到出嫁的年纪了啊……”
他用手在身前比划着,圈出一个小小的轮廓,兴致勃勃道:“我还记得,她小时候时常会在我的膝头玩耍,我若是看公文,她便安安静静的陪着。”
唐山流露出怀念的神情,做了一个环抱的姿势。
“你妹妹啊……真是个懂事到令人心生怜爱的孩子。”
永远那么明丽活泼,十几年如一日的美好。
“……我认为她十岁以后就不怎么令人怜爱了,毕竟出面道歉的人变成了我。”
唐金鸣被自己亲爹这副突然追忆的态度噎了一下,却还记得自己的初衷。便继续道:“那娘……有没有想过这件事?”
唐山笑了笑,没有任何隐瞒道:“你娘先前看上的几家公子,玉儿都不满意。她现在转变了思路,打算看看能不能从娘家子侄里挑出一些。”
唐金鸣沉默了一会儿,“……我记得我外公那边,都是习武的吧?”
唐山点点头,笑得有些无奈。
“的确大多习武,不过也有走科举入仕的。你娘打算选些习文的,再有就是性格温顺些。”
他叹了一口气,“你娘是不太放心外面的人家,想着从你外公家挑选,起码知根知底。”
唐金鸣在心里默默琢磨着。
要论知根知底……赵佑是祖父一手带大的,心性底细他老人家都了如指掌,合格。
性格温顺……要娶唐金玉这一的鬼丫头,光是温顺的话,肯定迟早会招她厌烦。最好是不温不火,不疾不徐的回护,小事上能纵她,大事上能护她。
赵佑那个性子粗略来看……也算合格。
就是科举入仕这个不太符合……
“说起来,娘为何一定要给玉儿找学文的?”
唐金鸣想了想,觉得自己和他爹已经很文了,唐金玉自己也是学四书五经长大的,其实没必要再弄进来一个书生了。
难道是一心要改掉祖父的武将传承?可他爹是科举入仕的,家里在上一代就再没有从军的孩子,按理说已经断了啊。
唐山看了疑惑的儿子一眼,勾起嘴角道:“也许是担心和玉儿没有共同话题?”
“嘚了吧!”唐金鸣不耐烦的一摆手,“远的不说,就说祖父母,祖母是何等饱读诗书之人,你看她和祖父呆在一处时,有聊诗词歌赋吗?”
“再说了,玉儿也不是很爱跟人聊那些东西的。她宁可去书房跟老师斗嘴。”
作为相当了解妹妹的兄长,唐金鸣说得无比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