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的名字,吴煊早已想好:紫阳仙宗!
他要传下的十九仙道,在后天、先天阶段,其实并无多大区别,同属内丹一脉,往上追溯,都源自紫阳帝君道统,故此命名。
至于宗门地址。就选在秋山和祝家遗迹,一个收留外门弟子,一个属于内门弟子。
元伊梦服巫丹化道之后,整个白玉城的修行环境一日比一日好,所谓悟道宝地,更是被消去所有负面效果,变成了真正的修行圣地,比那些大势力的老巢只好不坏。
乔寒枫得知吴煊的决定后,果断调来几名修行画道的翰林学士,当场展示了圣道的神奇之处。
石料、木材、装饰物等建筑材料堆在地上,几位学士手执金笔玉页,按照吴煊要求,只一番勾勒描绘,把那画好的玉页往半空一抛。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地上的一堆材料自行飞舞,各就其位,短短片刻就组合成了一片琼楼玉宇,吴煊步入其中,甚至看到了地面石板缝隙的青苔和杂草,就像它本已存世多时,此刻只是被人搬运过来。
“神乎其技!”
吴煊惊叹万分,对中土圣道,还有那处神秘圣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他法眼,看得万分真切,圣道不是顺应天地而为,而是以人道换天心,把天地规则短暂改造成自己想要状态,类似于先天生灵的‘领域’,从而实现种种玄妙。
这是造物手段,对大道规则的利用直指本质,那几位翰林学士也不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显然,开创圣道六国始祖,在圣地得到了非凡的道统。
有藏兵图卷搬运建材,又有画道学士干苦力,在忽略特制玉页损耗的前提下,这开宗立派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短短几日便修好山门建筑,就差门人弟子入驻修行了。
于是,吴煊宣布举办开宗大典,招收第一批外门弟子,把紫镜王、落霞山主等逗留下来的先天强者,统统拉去充门面。
是日,举城欢庆,秋山脚下人潮涌动,挤得水泼不进,甚至树上、屋顶上,都爬满了人。
无一例外,都是些年轻人,孩童比例超过一半。
城里的年长者虽然也很想见证这一场盛事,但他们都自发止步在小广场的外围,把机会留给小辈。
闻讯赶来的年轻人无不摩拳擦掌,想要加入纯阳仙宗学一身本领,保护自己和家人,避免像‘血月之夜’那样任人宰割。
大典走完过场,吴煊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充满期冀的稚嫩面孔,朗声道:“我吴煊创立紫阳仙宗,不是为了授人长生之术,也不是为了教人斗狠之法,只为给你们这些孩子一个希望,一个打破不公,击败命运的机会。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通过我宗考验成为修行者,绝不是你们高人一等的缘由,和持强凌弱的资本。我紫阳仙宗,没有任何奸邪之辈容身之地,胆敢作恶,任你天资再高,修为再强,本宗主必将你抽魂炼魄,铸成路灯立于道旁!”
这一番话,杀气太重,吓得一些孩子瑟瑟发抖,但大部分人面色坚定,心中赞同。
他们不是普通的孩子,都是那场屠杀中的幸存者,亲眼见过作恶的修行者有多可怕,当然不会想要成为那样的人。
吴煊将所有人的表情看着眼里,对他们很是满意,随即宣布考核正式开始。
少年孩童们顿时欢呼着涌入山道,争先恐后往上攀登。
这场考核很简单,只需他们抵达紫阳仙宗山门便可。
但也很难,途中需要经历五重关卡。
第一重考验,就是五常十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节勇和,缺一不可。
这对于成年人并不容易,但孩子心思单纯,基本都能点亮十五字,哪怕大部分因为心智不成熟而普遍黯淡,也都顺利晋阶。
第二重考验,是毅力,山道前半部分被布下阵法,越往后越是举步维艰,非大毅力者不能通过。
本来,对于孩子而言毅力是最难达标的一项,但是经历过悲剧的他们却不同,那一场屠戮,虽是人间惨剧,但也缔造了许多心志超凡的坚毅之辈。
尤其许多孩子都成了孤儿,无家可归,把紫阳仙宗视作唯一的希望,所以迸发出来的力量,让所有旁观者都震撼。
其中一个穿粉红棉袄的小女孩,才三四岁年纪,吴煊甚至就没把这么小的孩子纳入考验范围,按理说,她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二重毅力考验。
但是她太坚强了,小脸满是汗水,痛苦不堪,却咬紧牙关使出吃奶的劲,硬是手足并用往上爬,途中磨破了娇嫩的手指,拖出一道凄凉蜿蜒的血痕,令人万分揪心。
最后,她撑到了终点,直接两眼翻白,虚脱过去。
吴煊连忙飞下云头,施术为这可怜的孩子疗伤,而她幽幽转醒过后,面对吴煊劝她放弃,硬是把脑袋摇成拨浪鼓,憋着嘴委屈道:“囡囡都走到这里了,哥哥凭什么让人家放弃。”
“你现在还不到修行的年纪,能告诉我,为什么想要加入紫阳仙宗吗?”吴煊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小妮子大哭出声。
小女孩认真地说道:“因为囡囡爹娘都死了,伯伯说,仙人可以帮助死人复活,所以,囡囡一定要修炼成仙……帮助爹娘活过来。”
说到最后,她咬着嘴唇,充满了义无反顾的决心。
只有经历过绝望的人,才会为了希望而拼尽一切,哪怕粉身碎骨。
吴煊却听得心中发堵,有一口郁气难以抒怀。
那些作恶的氏族杂碎,死得倒是干净利落,然而他们酿成的罪孽,就像一道丑陋的伤疤,永恒驻留在幸存者的内心,无法愈合。
只是今日种因,明日得果,这些受害的孩子,早晚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巨人。
让这个世界为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