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的朝堂选官,是有拥有推举权利的世家势力推举人上到朝廷汇聚,统一由朝堂安排官位。
宣和三十二郡,南北有六百多城,各郡各城拥有举官资格的家族不在少数,这是由宣和先祖皇帝就规定下来的,只是每个家族拥有推举的名额,却多多少少有不同。
小的家族,举士名额大概只有一个。
而类似于四大家族中的官宦世家慕容家,拥有的推举名额是整个宣和最多的,每次可举十六十余人。
当然,又推举资格的也不仅仅只有世家,在宣和各郡各城的某些大学府,也是有举士的资格。
就好比,维扬的顺光学府,金陵的宋安学府,都有着几个举士名额,而作为江陵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也有着十个推举的名额。
而能够获得学府推举名额的,不是送礼手段好,就是真正数一数二的天才,国子监在考试前颁布了一条新规,在这次考试中排名前十者,将其推选进朝廷为官。
国子监中全都是贵族子弟,自己家族中也有推官资格。
但是,少年子弟难免年轻气盛,总感觉自己挣来官位要比由家人推选的要有排面得多。
而且,有的子弟虽然为贵族,家中有举士资格,但是苦于只是庶子、或者幼子,家中人先将举士资格给了嫡子,或者给了大哥,轮不到自己。
总而言之,为了挤进前十,获取那十个官位,这些天,国子监的一众人都卯足了劲,废寝忘食地学习。
晏清看着外面的梧桐树荫,微微有些怔了。
他想起今日他出门前,定安候和他说的话,定安候说:“孩子,今年你也不小了,这一年选官,为父想要将你举进去。”
“不然,再等四年,你都要及冠了,届时再为官,只怕已经太晚了。”
“你是晏家嫡子,更是事事都要赶在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