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村距离皇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当时她爹走来,走走停停就花了一个月。
她为了少让自己的娘受累,决定花钱消灾,用十两买了顶软轿马车,宋青云在心底觉得,生活虽然在慢慢地进步,但好日子就要来了。
他爹娘坐上软轿也是发自心底地开心,弟弟坐上大马,久久不肯离去,小池不爱说话,但也渐渐融入了宋家。
爹娘笑弯了眉眼“青云啊,爹娘能感觉到,你变了很多,但变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爹娘,我变得更坚强了,让新的我去孝敬你们吧”她微微笑,她的家人都能看出来,只是不肯戳破而已,毕竟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
原来她爹说的也是真的,这一路上不只是万和村荒灾严重,沿途的路上,甚至有村民饿死在逃荒的路上,还有好多薅秃了的树皮。
马上大暑了,洪灾完了又是大旱,家里没有余粮的,可能挺不到明年过年了。
她一路上为了不然一家人饿着,也是换了一些干粮带着,还有高价购买了地主家的余量,以备不时之需。有时候,她不愿意吃的一块发硬的馒头,那可能是别人救命的一餐。
这也让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路上一路颠簸且无聊,她拿出上次在墨香居顺手买的几本书,里面有介绍昭国的基本情况。
昭国,建立七十年,还算是个年轻的国家,重文轻武,历代吏治清明,农业上,主要种植稻、麦、桑,经济上,鼓励商人。
北轩十一年(1311)先皇驾崩,表面上,年幼的皇帝接手皇位。
北轩十九年(1319)皇帝苏昭瑞大婚,与三朝元老孙女乐澜完婚。
怪不得从去年起就开始增收赋税了,国库是不是早被花光了...这太后躲在暗处不知道操纵什么呢。
马车停了下来,“怎么不走了?”
“啊姐,马累了,停下来让他休息会吧,我们也是”
远处的石碑上,刻着三个大字:万福村,这不是...柴虎叔他家,上次,他们还一起抢粮呢,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她。
“走吧,我们进去坐坐,看看老朋友”宋青云在村口的小溪边拴住马,打包好包袱,就上前朝村民打听。
村民满怀敌意,看着外村的陌生人“你好,柴虎家在哪?”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回答。
宋青云疑惑,难道她走错村了?
幸好村子不大,她终于在最深处看见了一间屋子,打开这大门,屋外一地东西散落。
“我就是饿死,也不吃你一粒米!”一个老太太佝偻着背,将珍贵的米洒在地上。
“娘!你真的饿死了,我们两怎么办”柴虎蹲在地上,把米一粒一粒捡上来,他抬头,看见了宋青云,一个一米八的壮汉,就快哭出来了。
“宋姑娘,你们怎么来了,让你见笑了”柴田也从房里出来了,他拎着一个包袱,似乎要去往什么地方。
“上次宋姑娘你带我们去抢粮,我把米带回家了,我娘死活不吃,她说不食嗟来之食,偷来的米不干净”
宋青云震惊,但古人就是这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