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薯米糕真好吃,我要买一点回去。”
“我更喜欢红糖粑粑,我家婆婆牙口不好最喜欢吃这种软糯糯的东西。”
“各位这边可以买。”赵长柏指了指引章的方向。
众人一窝蜂围上去生怕慢一步买不到。
“大家慢慢来不要着急。”引章赶紧招呼客人。
“大妹子,这个米糕是你自己做的?怎么卖?”一位戴眼镜的大哥问。
看他模样应该是个上班族,引章笑着回答,“都是我做的,红薯米糕按袋卖,一袋一块钱,红糖粑粑两毛钱一个。”
这个价钱可能听着很便宜可是按照七零年代的物价来不便宜。
“这个红薯米糕给我两袋。”大哥掏出两块递过去。
引章给大哥装好两包红薯米糕递过去才收钱。
她在家已经计算好一袋五片,贵是贵了一点可是这是独家生意。
“我要红糖粑粑五片。”
“我也要红糖粑粑三袋”
“五袋红薯米糕。”
生意一下很火爆,见引章一个人忙不过来,赵长柏和苏引珠主帮忙。
赵长槿帮忙递袋子,苏引珠装,赵长柏收钱,三个人配合的天衣无缝。
有了三小只的帮忙,引章没有那么手忙脚乱。
等到了中午,生意就没有早上那么好。
大冬天引章竟然浑身冒汗,三小只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累的瘫坐砖头上。
不过累是累可脸上笑的很开心。
累了说明生意好赚钱。
“姑娘,你家这三个孩子长大肯定错不了。”隔壁大婶羡慕的竖起大拇指。
“哪里,他们平时也很闹。”引章笑笑。
经过一个早上,肚子都饿了,引章交待三人别乱跑自己去买饭。
没有走多远,引章看见一家面摊。
“老板我要四碗面,加肉。”接着她又说,“我们就在前面摆摊碗一会再来还。”
“行。”老板很爽快的答应。
这种吃完在来还碗的情况在集市上很正常,大家都在集上卖东西互相都能理解。
碗太烫,引章走了四趟才端完。
四个人蹲在摊子后面吃着热乎乎的面条,引章觉得这时自己吃过最好吃的面。
三小只埋头吃面,因为吃的太香,导致隔壁大大婶都觉得自己手里的饭菜没有面条好吃。
引章把碗里的肉分给三小只,慢慢的吃面。
吃完面,赵长柏接过还碗的人任务。
“要是有事你就大声喊记住嘛?”引章不放心。
集上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别到时候把孩子丢了。
“不能出什么事小妈你就放心。”赵长柏一溜烟跑进人群里。
引章无奈的摇摇头。
这时摊子来了一个客人,引章连忙去招呼来人。
“姑娘我们有红薯米糕和红糖粑粑你要什么?”
“这些全部包起来。”
见她指着红薯米糕。
引章心里一喜,没想到遇到财神爷。
“好你稍等。”
“不用你那个,用这个装。”那个姑娘递给引章一个红色的纸盒。
盒子很漂亮,一下显得红薯米糕高档起来。
“一共装了五十块,十二块五。”
“十三块,不用找了。”那姑娘提着盒子转身就走。
“姐姐,长柏去那么久还没有回来会不会出事?”苏引珠担心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