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嫔一向对自己的儿子比较放心,毕竟孩子从小没有自己的主见,一直都是听从母亲的话,比较好管教。
但是这也是自己儿子的不足之处,做君王,如果只会听话,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驰儿,以前母亲对你的行为总是有很多约束,不过你现在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有些事情做起来要有一些胆量,不要害怕,要勇敢的去做。”
肃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让儿子跟自己的几个哥哥去比较,不要在他们面前显得逊色,但是人和人之间的本性是不一样的。
宋驰虽然没有大哥和三哥聪明,但这其中话的意思也不难,懂立马就体会到了母亲的用意,但是自己深知自己没有做君王的魄力,也没有意愿去当这个君王。
“母亲的教诲,儿子都谨记在心中的,往后必定好好遵循。”
宋驰生来就不是一个会反驳的人,一直都比较听话,自己即便是心中有不满也不会当面宣泄出来,表面上也还会顺遂自己的母亲。
“那就好,还是本宫的儿子听话,听说你大哥和二哥都不太听他们母亲的话,你可不要学他们,母亲永远是会为你考虑的,永远不会害了你。”
肃嫔的耳朵倒是很机灵,什么事儿都能第一时间传到她的耳朵里面,肃嫔倒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是听话,这是一个优点,但是却不知当君王的人都是有主见的,如果一味的只会顺从于他人,那么即便是做了君王,也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母亲,几个哥哥都很好,如果有反驳母亲的地方,也必然是因为思想观念起了冲突,母亲可万万不要再说他们的坏话了。”
宋驰对几个哥哥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像自己的母亲那般鞭笞他们。
肃嫔知道自己的儿子性子软弱,但是这也是一时之间改变不了的事情,虽然要改变,但是性子可不能急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两个妃子。
“好,母亲不再说了,但是万事都得留个心眼儿,你也多向你大哥和你三哥学习着点,他们两个的功课都很优秀,母亲相信你也一定会和他们一样优秀的。”
肃嫔当然也是望子成龙的,但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强求得来的,也就只能一步一步来了,毕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是,儿子知道了。”
肃嫔和儿子的相处模式是比较温和的,可能是因为他性子的原因,肃嫔也一直受制于人,所以在宫里也抬不起头来,他们母子二人地位不高。
自从皇上监督几个孩子在学堂的表现之后,宫里的传言就多了许多,无非就是说皇上比较偏心于大皇子和三皇子,未来他们两个是最有可能当太子的人。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各宫嫔妃耳朵里面。
这天,宋姒月并没有去学堂,因为她的六岁生辰快到了,要忙的事情有很多,皇后也要根据她的爱好和习惯来布置很多事情,所以去学堂的次数也就少了一些。
皇后打算带宋姒月去御膳房那边看看,想要女儿挑一挑自己倾心的食物,好在生辰上布置下来,提早有个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母后,离我的生辰还有10日,怎么今日就要去御膳房挑选菜品了?”
宋姒月往日的生辰都是由淑妃操办的,淑妃操办的就比较简单,只有在公主生辰前三日的时候才会问问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