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是个非典型省重点百年名校,除了抓学习,别的各种活动一个都不落下,励志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
他们每周都有两节社团课和两节校本课,社团多达52个,每一个月都有一个主题节日。节日一搞,平均下来就没了一周的课。
有活动来培养实践能力自然是好的,但被这些活动冲掉的课程却没时间再补回来了,别的学校上课二十周,他们大概十六周。
但是,说得现实一点儿吧,从科举制到高考,中国走的教育道路从古至今就是应试教育,跟注重实践的欧美不一样。
一句话,如果不是天赋型选手,高考不行、大学不行,你再多别的都没用。只有熬过去了,才是真正的赢家。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在“快乐一时爽”后,南一的学生依旧要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比别的学校大多了,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去适应、去成长。
校方也很清楚这种现状,现任校长沈兰秋很亲民也很心疼,但教育局铁了心要做一个地区特色高中,多次上报都无果,便只能偷偷利用优质技术资源搞了好多种南一专用的解压APP,校园论坛就是其中一个。
它几乎要成了南一人眼里的第二个微博,有笑话有知识,每逢周末必刷,还可以时不时去老师的动态下刷屏。
为了转移压力,很多南一人都叱咤文圈饭圈二次圈欧美圈,啥都不喜欢的就来论坛看神仙同学。有些学霸们把生活活成了艺术,动态里一篇篇vlog激励人心。
离开课堂之后,是同学们不长的休息时间,cp党很喜欢观察生活,因此校园cp又多又杂,男男也有女女也有。
他们没有恶意,只是想在自己所幻想的世界里得到一丝慰籍——
看,我磕的神仙们没有被压力打倒,甚至还过得很甜,我也不能放弃啊。
青春或许并没有这么美好,是写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试,是老师的鼓励、父母的期望,不是甜甜的恋爱、狗血的堕胎。
大多数人都只是站在背后默默看着自己的偶像或者cp、看着他们在生活里发光发热,然后借着这份指引前路的光,头也不回地、永不言弃地奔赴未来。
我不能让月亮奔我而来,那我便借着月亮的光芒,端起生活这个擀面棒,亲手去雕琢,这块独一无二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