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看着分别站成两排的文臣武将,朝着他们询问道:“两个汉国的大军,进入我国境内了,你们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这两排里面,都有文官,也有武官。
显然,他们并不是按照文武之别站着的,而是按照想不想打站着的。
一名老者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我们应退其锋芒。”
“你认为不应该打?我们应该再度臣服在他们的脚下?”罗峰说完之后,又看向这个老者所在的一排,语气平静道:“所以,你们这一排的想法,都是这样的?”
他们这一排,除了这个老者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出声。
只不过,有时候,不出声,也是一种出声。
“那你们呢?”罗峰又看向另一排说道:“那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这一边的一名青年一脸郑重地说道:“陛下,臣等认为,我们应该打上一场。不管如何,我们新国的实力就算是再弱,也不能连一场都没有打过,就直接退却了。”
这一边的文臣武将,都偏向于年轻。
而这,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进取之心。
至少,就如同他们自己所说的一般,在没有打过之前,不能投降。
至于他们到底是一直坚定地认为新国一定会赢,又或者是输了一场,就打算直接投降的,谁也不知道。
但是,总得来说,要比另一边的,好很多。
因为另一边的,连打都不想打,就想要直接认输了。
“那就打一场吧。”罗峰缓缓站了起来,并食指和中指并拢在一起,化作了剑指。
一指刺出,剑气纵横间,直接将另一排的文臣武将,都给弄死了。
罗峰语气平静地说道:“幸亏,这一次并不是全国都反对打起来,不然的话,我就只能杀更多人了。”
他的语气,很平静,但却平静道让另外一排的文臣武将,心惊胆战起来。
笑话,这能不心惊胆战吗?
谁成想,罗峰会这么一言不发,就直接动手的。
他们这下子,也算是明白了罗峰的心思,不敢再违逆罗峰的意思了。
这一战,虽然要打,但并没有那么快打。
两国的军队,只是停在了新国的边界线内的地方,并没有直接开打。
虽然他们需要一个面子,但能不打没有意义的仗,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们的军队,停在这里,对罗峰进行威压的同时,他们也派出了各自的使者,去给罗峰最后一次的机会。
如果罗峰同意依旧是称臣上供的话,他们可以把大军退回去。
当然了,罗峰是不可能同意的。
但是,使者一来一回,最少也为罗峰多争取了几天的时间。
就在大战的前一天晚上,罗峰的营帐之内,来了两个客人,一个老者,一个中年男子。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罗峰的师父和师祖。
多兰剑圣叹气道:“阿峰,你能不能别和两个汉国打起来,你这样会让新国生灵涂炭的。”
“这一战,必须要打,多么惨烈,也一定要打。”罗峰语气平静道:“不然的话,新国永远只是砧板上的肉。之所以还没有碎,只是因为拿刀的人,不打算砍下来而已。而一旦他们想,这肉,只能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