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送亲队伍终于来到了咸阳,拉了几十个大箱子,都是嫁妆,极为引人醒目,虽然引起了许多江湖绿林中人的窥视,可负责送亲的人乃是屈原大儒,即便有人窥视也不敢冒然出手。
迎亲队伍在咸阳驿馆暂住,并未进宫。
屈原朝景阳公主道:“公主,微臣先入宫去面见秦王。”
“好。”景阳公主道。
屈原带着百万两黄金的嫁妆朝王宫而去,来到王宫后,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王宫,朝承天宫而去。
赵高来到嬴政跟前,道:“大王,楚国使臣屈原入宫觐见。”
嬴政道:“宣。”
片刻后,赵高将屈原带入承天宫,一个个箱子也被抬了进来,屈原一入殿便目光便迎上了嬴政的目光,虽然嬴政身上的皇者之威极重,令人不敢直视,可屈原却是有一股浩然正气,这股浩然正气可令他无惧任何人,虽然嬴政掳走了楚王,楚人对他都痛恨不已,可作为儒家大儒,屈原却是极重礼仪,不敢有丝毫越举。
“外臣屈原拜见秦王陛下。”
“屈原大儒无需多礼。”
嬴政望着这位前世名传千古的人物,道:“对于屈原大儒之名,寡人是早有耳闻,也是由衷的敬佩屈原大儒高风亮节的风骨,我大秦继往开来,大兴儒道,却是尚缺您这般德高望重的大儒。”
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招揽你,屈原却是不为所动,道:“秦国能者众多,秦王陛下能重视儒道,创学院,开科举,有明君之风,可秦王陛下掳走我楚国楚王,却非明君所为,屈原前来迎接楚王归国,希望秦王陛下能爱惜羽毛,将楚王放归故里。”
“整个秦国,还没人敢说寡人不是明君,你是第一个。”嬴政不怒而威,身上露出无匹的人皇之威,朝屈原压迫而去,可屈原身上却是有一股很强的民意,这股民意挡住了嬴政的人皇威压。
他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屈原,屈原身上的气运极为强盛,也就比楚王身上的气运弱一些而已,可以说,楚国一小半的气运都在他身上,他身上缠绕着一股无形的意志,别人或许无法察觉,可对于执掌崆峒印,修炼人皇之道的他而言却是无法隐藏,这股意志乃是楚国百姓的意志,都说儒家大儒有聚民意的力量,楚国君王被儒家钳制,一但有昏君误国误民,儒家随时都能废除君王。
秦国多次跟楚国交战,却始终都无法灭掉楚国,就是因为楚国背后有儒家支持,儒家大儒若是携民意撞击秦国国运,秦国的国运也会动**,令秦国不敢灭楚,今日屈原携楚国民意而来,怕是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打算。
“屈原,你以为你携带了楚国民意而来,就能够威胁到寡人吗?若是其他诸国君王,或许会忌惮你三分,可寡人却是不惧,寡人修炼人皇之道,比你更懂得何为人道?”嬴政身上释放出紫气真龙,紫气真龙凝聚着秦国国运以及秦国臣民的力量,屈原身上的楚国民意跟秦国民意对抗,却是被死死压制,屈原依旧不屈,嬴政收了紫气真龙,并未动手之意,只是想要威慑一下屈原,让他懂得进退,道:“楚王寡人是一定会放回去的,可不是现在,你不是命人散播谣言说楚王是寡人请来的吗?那自然要等寡人完婚之后再走,不是吗?”
“你带来的嫁妆寡人先收下了,寡人会在御花园设宴,你带着楚国公主前来赴宴,楚王也会到场。”
屈原道:“秦王陛下跟景阳公主尚未成婚,却是不宜相见,于礼不合。”
“于礼不合,屈原,你饱读诗书,应道知道一句话叫入乡随俗,我秦国可没有这些俗礼。”
“外臣不才,精通各国礼仪,秦国的乡俗可没有在成婚前见面的。”
“寡人说有就有,你认为可否?”
嬴政霸道无比,屈原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他可以随时下旨废除这条礼仪,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君王,道:“外臣谨遵秦王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