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越铭掏出干净的帕子给女儿穿了擦汗,看着那张长满草的地,笑着说。
“别急,我知道该种什么,我们先回去,等买到农具了再说。”
他大半年来的农村挣工分生活可不是作假的,一年两季所种的农作物他都知道种什么。
反正他现在还正在审核当中,不能够立即参加任何任务,只能参加一些拉练,以及对抗赛,再有就是训练一些新兵。
总之,日子还是很闲的,偶尔种一下田也当做娱乐。
苏越铭他们回去之后,他自己借了一辆自行车,去了附近的小镇上买种地所需要的农具,然后去良种场选购种子。
这买铁锄头是限量供应,每一户家庭只能用两把锄头,还需要票证四张。
秦舒舒也没闲着,她跟周围的嫂子,婶子们讨教种地的方法。
“哎呦,你真是问对人了,我跟你说我在农村种地,那可是一把好手。”
那瘦弱的嫂子看到秦舒舒穿着时髦,那衣服在供销社商场一件都卖好几十块,她想她是大城市里娇生惯养,没有见过别人是怎么样种地的,可以说是对种地很是陌生。
她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妇女自豪教秦舒舒如何种地,种下去以后如何施肥,除草,除虫等步骤。
那热情的程度就好比她们拿过先进的农耕手,那可是有奖励的。
秦舒舒脸上的笑容都僵了,她没想到这帮大嫂大娘们对于种地这么热情,那积极的解说完全可以出书了。
以后有什么不会的问他们就可以。
秦舒舒这辈子虽然生在农村,可她命好有好的父,母,还有一个视她如命的好爷爷。
所以她长在农村并没有种地的经验,即使父母已经过世了,她就连赚工分她都没有参与过。
上辈子她更不用说了,毕业后就成了医药公司的销售员,后来升到办公室,那就更别提对种地的认识了。
空间里有一片很大的农场,可那些都是使用先进的耕种机器完成所有的土地耕种。
她也是闲着无聊才会进去玩一玩。
苏连营在这里也找到了小伙伴儿,秦舒舒决定送她去上驻地承办的保育院,那里的学生或者幼儿都是从附近农村招收和驻地家属的孩子。
可以她也符合这个条件。
苏越铭很快就把需要的农具买回来了,听秦舒舒的建议,他表示很赞同。
下午,他就去政委那拿表,填好了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妻子女儿去了不远的保育院,那里的校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张姓女校长,她留着一头披肩长发,身穿着女式列宁装,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十分的干练与和蔼。
“你们的孩子是在这里吃午饭和午休,还是外宿呢?”
这里虽然是驻地承办的保育院小学,但里面的成本开支全部都由国家和就读的学生共同承担。
基本上也就是说国家和就读的学生一人承担一半的教师工资,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这吃住,每个月除了交住宿费以外,还要给自己的班主任一个月十三斤的粮食,外加两块钱。
而学生的伙食费则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带着米粮去交给饭堂,每一餐吃多少就会提前询问记录在案,粮食的数量根据自己的饭量来定,还有就是给饭堂额外交一块钱一个月作为工钱。
还有一种就是交钱,规定一个月十块钱,另外交一块钱给饭堂管理员作为工钱。
两种都有人选,秦舒舒问女儿选哪一种?
苏连营也很期待新的保育院生活,对新的环境她表现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