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大臣们平时养尊处优,一身老骨头哪经得起这般的折腾,跪着不是坐坐样子罢了,没有人真的会为皇上这后宫之事而去费心的,他们所要扞卫的不过是他们在朝堂上的地位罢了。他们要让皇上知道这个朝廷之上他们才是决定者,皇上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离开了他们皇上万事都办不成。在他们眼里他们不是国家的大臣而是皇上的长辈。
“皇上驾到!贵妃娘娘驾到!”小太监尖锐的嗓子喊出皇上和萧涵的到来,不知是真的迎接皇上还是给那些坐着的大臣提醒。大臣们一见皇上来了,个个连忙爬起来跪在地上。皇上和萧涵携手走来,看见了大臣们这些不入流的小动作也只装没有看见。毕竟都是老臣了,应该丢不起这个脸。
皇上与贵妃娘娘并肩而立站在大臣们的面前。大臣们齐声喊道:“请皇上三思。勿让后宫如同虚置,坏了祖制。”
“爱卿们可否起来再说?”皇上好脾气的询问“皇上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
皇上听了也不恼,只是淡淡的看着这些大臣共同演着这场戏。贵妃娘娘却不安分,四处打量,大臣们虽不满也不敢说什么怨言。萧涵在那些元老大臣中也看到了一些或是趋炎附势或是被逼无奈的青年人。萧涵款款的走到他们面前柔声说道:“自古男儿膝下有黄金,萧涵一届女流尚懂的道理,你们为何不懂?这些元老们腿脚不好,站不好。你们也站不好吗?”
那些青年人被萧涵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犹豫着是不是要听从皇上的话。他们也是为了在这些元老的羽翼下生存,才陪着这些元老来大殿闹事。可是若是、不听从皇上的,日后岂不是有更多的苦头吃。不知谁带了一个头,所有年轻的官员站了起来。皇上也没有责怪只吩咐他们回去休息。
至于那些元老大臣吧!萧涵觉得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全部撤职,离开王朝,年纪一大把了也该好好的休息一阵子了。
萧涵感受到皇上担忧的目光,轻轻握紧了一下皇上的手,继续讲到:“皇上,臣妾真的好讨厌这些大臣们,他们干嘛吃饱了没事干,要来管皇上的家务事。
大臣们听了萧涵的话在不讳说大臣的不是,这么做无疑是在挑战祖制。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想用目光杀死萧涵,萧涵也不恼,也不看这些大臣对着皇上继续慢悠悠的说着下一句话。他们既然不想起就让他们一直跪着好了。
“皇上臣妾再也不想看见这些让臣妾看着就难受的人在宫里了。不如将他们赶走好了。”萧涵对着皇上撒娇,事都不考虑后果,如此的任性不像是能深得皇上喜欢的人。
“爱妃所言极是,朕也正有此意。”皇上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十分的意外。大臣们一刹那脸色变得如同死灰一样,皇上应该只是说着玩玩的吧?不会真的将他们赶走的吧!他们可是两朝元老,要是先皇地下有知一定被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气活过来。为了一个女人竟要废了一帮大臣。元老们毕竟年纪大了,脑子有些不好使,自然反应不过来皇上的真实用意。
最后皇上也不愿在多费口舌当即就让侍卫进来将这些大臣的乌纱摘去,客气的请了出去。皇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传遍了京城,所有人都知道萧贵妃真是个不简单的女人,不愧是祸国殃民的祸水。
百姓的怨言还没有起来的时候,皇上却发布了一条让人震惊的诏书。这条诏书的发布让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当然是那些贫苦没有地位的商人仆人,他们世代为奴从商没有丝毫的地位可言,受到大家的歧视。即使有很多人都很有才华,善于治国之道,却不被朝廷重用,他们无可奈何却又十分的不甘心。如今皇上下了诏书,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参加科举获胜的人就有机会参与殿试,然后由皇上亲自分配官职。
这让不少饱含才华但是出生低微的人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他们是绝不会错过这次难得的大好机遇的。一时间科举考试变得十分的热门,很多人都开始专注于学习,为了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这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不是死板的东西,不是靠记忆就能突出的。需要人们开发新奇的构思,能够应付朝堂上的各种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