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子“在下认为,皇上还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皇上觉得前十几年你没有力量的时候,是被天道所摆布,无法进行法抗,但是长大之后你就觉得摆脱了天道的控制,其实不然,天道只是给了你一个错觉,他让你认为自己摆脱了控制,其实只是为了让你继续沿袭着他的道路前进。”
“就像一条河流,你在水中扔下一只纸船,那只手就是天道,而那只纸船就是你,你认为自己摆脱了天道的控制,但是你却必须沿着河流继续往下,你虽然看似摆脱了天道,但是你却一直在沿袭天道规定的道路不断前行。”
这时仙风道骨的老子站出来道“在下以为不然,天道是那只手,它将你投入河中,让你沿袭着河流前进,实际上它已经彻底放弃了掌控你,你会怎么走,该怎么走,完全都取决你自己,你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上岸。”
道子“这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辩论到天荒地老的辩论题,你一个纸船,在这湍流之中,在这大势之中,如何去靠岸,你需要多大的能力去靠岸,唯一能够让你靠岸的只有河流,河流的流水平缓之时,河流的暗流将你推送到河边之时,你才能够上岸,而这难道不是天道的安排吗,没有天道的安排,你又如何能够上岸呢?”
释原站出来道“在下觉得道子先生的话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但是宿命却是可以掌控的,如果一艘小船无法掌控,那么我们就在小船上加上一个桨,用桨来掌控方向。宿命只会决定你的终点,而这个终点就是死亡,每个人都难以逃脱死亡,但是在从天道放手扔出小船的那一刻起,你已经摆脱了天道的掌控,这段人生的旅途该怎么走,你都可以用你手中的那支桨掌控方向,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
道子“你想做的事情,去你想去的方向?想做的事情,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你如果不按照天道的指示前进,只会处处碰壁,最后遍体鳞伤一事无成,道是不可逆的。或者说,你又怎么知道你想做的事情不是天道让你做的呢,你的灵光一闪,你怎么确定不是天道将这个思想放在你的脑海之中的呢。”
老子“道友这样的辩论毫无意义,如果你认为所有的思想都是天道的安排,你需要拿出的是让人信服的辩论想法,而不是这样的耍无赖。”
道子“在下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这天地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而这天道就是一个人,他始终在暗中观察着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天道的监视之下,你们那所谓的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在天道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不管你们怎么去蹦跶,不管你们怎么去思想,你都需要遵守天道的安排,你看看,你现在还在使用天道提供的力量,因为天道你才能够获得修为,正是因为天道你才能逐步强大。”
“自由,这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是有限制的,这无形的限制就是天道的束缚,它始终在监视着我们,只要我们没有做出超出它允许范围之内的事情,天道都不会管,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掌控了宿命,其实你们只有一个宿命,那就是完善天道!”
“你们看看,现在的大陆与大陆初生之时有什么区别?那些仙人去了哪里?那些大能呢?双祖呢?他们都消失了,为什么消失了,因为天道不允许他们出现,他们被天道限制住了!”
“在天地初开之前,大陆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那时候是最原始的时候,杀戮、修行、毁灭等,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任何的限制,只要你有强大的力量,这一切都不是限制。”
“但是,随着大陆的生灵的增多,随着各大种族的崛起,各种道也就随之出现了,在北方一个小小的种族,一个躲在山洞之中的太族,他们首先发现了这种力量,顺应天意运用这种力量,一步步崛起最终制霸大陆,这是天道的必然,因为天道要的就是道的发展。”
“上古之时各族之间的争斗都是力量,靠的都是天赋,四大圣族是那个时候的强者,他们掌控整个天地,但是随着道的崛起,灵族打破了这个平衡,成为了新的大陆霸主,这难道不能说是天道在左右着吗?”
“其实道就是各族、各大生灵作茧自缚,但是这茧我们又不得不作,这就是天道在掌控。”
老子“其实道友的思想与在下有很多相似之处,天道是万物的源头,是万物的起始之地,没有天道的诞生就没有万物生灵的存在,但是道所做的并不是掌控,而是放任,因为它知道,只有放任,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东西,没有什么比脱缰的野马更具破坏力。”
“我们可以将天道当做一个生命,但它并不是一个生命,它就像一张白纸,你想要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什么,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它只是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你做出了什么选择,就会在未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释原听到老子这句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喃喃自语道“做出选择,得到收获……”
释原“是啊,做出选择,得到收获,有因才有果,天道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舞台,前因后果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做出选择,最终得到收获,在下称之为因果。”
老子“对,因果,有因才有果,并不是宿命。”
道子“因果?因就是天道的选择,你作为天命之子,就需要接受天道的摆布,成为天道手下的棋子,而果,就是你在天道之下做的事情,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天道达到了什么目的。”
老子“此言差矣,愚以为,道实际上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也没有任何的生命,它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道,有那么多的规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是根据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来运行的,我们在上面画什么,它就怎么去运行。”
“所谓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构建的一种天地大势,我们之所以将之称之为道,是因为我们觉得它难以战胜,我们一直在想着战胜道,一直在想着击败道,跳出道,其实这都是在做无用功。”
“真正束缚我们的,不是那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天道,而是人心!”
“道,就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就是我们的社会运行规律,无数的规则锁链,就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枷锁,我们要突破的并不是天道,而是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天地,他具备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具备了独立的认知能力,具备了独立的行动能力,天地赋予了你一切,为的就是让你真正的独立出来,而不是跟随你所谓的命运。”
老子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赵毅对老子的话非常的赞同,天地赋予你独立的能力,那么你就只需要保持纯粹的独立,这样你就算战胜了天道,就像赵念虹一样,她保持着独立的纯粹,所以一直受到天道的眷顾。
天道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是你自己,你只需要战胜自己,就能够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这和那名圣老说的话有一些相似,比如:只要你成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那么你就算是成功了。
道子“老子先生,照您这样说,这个世界只要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道不是吗?那么时间算不算是一种道呢?任何地方不管有没有生命,时间都是存在的,难道这不证明天道的存在吗?”
老子“道子先生对我的话理解有些片面,道分为两种,一种是贴近我们生活的道,这些道就是那些束缚我们前进的道,这就是你所谓的宿命,它们左右了我们的前行,左右了我们的目标,左右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而还有一种道,它被我称之为至高道,它是天地的运行规则,自然而没有目的性的,它不会刻意的主导某人的想法,不会刻意的去改变某某人的思想和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天道!你们所谓的天道,其实就是缠绕我们身侧的陈规锁矩罢了,但是道和天道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天道是那一张白纸,而道则是白纸之上的那些线条,天道本身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而那些线条却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当有一天那张白纸之上的线条被画满,就是这个世界崩塌之时,人们迟早会被这些沉重的线条所压垮,这可能就是你所谓的宿命。”
在这里,道家的老子和宿命家的道子两人激烈的争论,为了捍卫自己的道,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时之间中央会场之中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将整个文化大会推上了**。
大宋帝国作为文化交流的主办方,没有打压任何一个思想,尽管赵毅觉得力量家太过偏执,宗教家太过约束人思维。
最后,这九大家有六家成功守住了擂台,有两家被人赶下了擂台,而这其中一家就是宗教家,在场的学者都认为宗教家是通知阶层巩固权利的思想,不是一个开明的思想,受到所有学者的抵制。
还有一家就是释原的慈善家,因为他那种乌托邦式的思想,不适合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通过文化交流大会,人族真正意义上诞生了思想,而且这些思想被学术界所认可。
纵横家主导军事与战争,法家主管国家内政管理,儒家站在道德的角度去约束人的行为,力量家追求修为和力量,认为力量就是一切,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突破自我、修身养性,主导修行界,宗教家则更像一种工具,维护统治阶层的一个工具。
而墨家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因为这些思想是在不适合当下的人族,但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逻辑思想,那些机括就是逻辑思想下的产物。
慈善家认为大陆一家亲,不管你对待谁,不管他是不是你的亲人,只要你坦诚相待,用心去感化,带着仁慈你终将获得他们的友谊。
慈善家是一个具有巨大争议的思想,那个虚无缥缈的大同世界一直被学者称之为虚渺的梦,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虽然真正被大众认可的只有这六家,但是宗教家和慈善家在这场辩论大会之中也非常出名,两大家都有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会不断完善这两大思想。
随着辩论场上的辩论结束,这场长达三年的文化交流大会完美的结束,赵毅想要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
随着这场盛会的结束,在城中的人将新的文化带回家乡,让这种文化在家乡生根发芽,而大宋帝国成为了文化的温床。
九大家都将总部设在了大宋帝国,每一家占据了一座思跃城的卫城用于传播自己的思想,而思跃城则成为了九大家之间交流之地。
九大家在思跃城设立总部是因为他们思想的诞生得益于大宋帝国,成名与思跃城,他九大家都将思跃城视为圣城,如果而大宋帝国则被视为圣地。
随着这些文化的影响力扩大,思跃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在水涨船高,在未来,这座城市堪比人族圣城,与圣城一东一西成为了人族的象征!
东边代表力量,西边代表思想,思想与力量的结合,成就了未来的人族。
而从思跃城里走出来的那九个人,也在未来成为了人族举足轻重的人物。
文化大会结束后,以大宋帝国为中心,文化向四面八方扩展,一股史无前例的文化改革在人族境内蔓延,人族第一次思想革命正式开始。
这次文化交流大会就像一个火星,点燃了整个人族的思想火焰,在未来将会熊熊燃烧整个人族。
在文化交流大会之后,赵毅秉承包容与融合的原则看待所有的思想,在军事和外交上采用纵横家的人,在国家管理上则重用法家和儒家的人,在国家制造业之上则重用墨家人等等。
赵毅重用了所有的思想学派,就连力量家都得到了赵毅的重用,力量家用来教育人民修行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对于宗教家却一直没有重用,宗教家也知道不可能在大宋帝国得到重用,因为他们的理念与赵毅的理念相冲,赵毅不遏制他们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重用他们呢。
与大宋帝国国内收不到重用不相同,宗教家在其他国家得到了很大的重用,很多势力非常愿意引进宗教家,将皇权神化,让人民膜拜皇权,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纵横家、墨家这些思想也在其他国家受到了重用,这些思想在国家建设方面各有长短,所有思想加起来,基本上就是完美的。
这些国家愿意接受这些思想,但是随着这些思想进入他们国家的大宋帝国核心思想,他们却是拒绝的,大宋帝国讲究的思想开放、中央集权、科举考试等思想,这些帝国将之拒之国门外,这些思想会直接冲击他们国家的统治阶层,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是不可能的。
尽管他们不接受这种思想,但其他思想的流入不了避免的就会带去这种思想,他们就算是啊不接受也得被动的接受,除非他们像那些封闭的国家一样,拒绝任何思想,同时关闭边境口岸。
大宋帝国一跃成为了地区文化输出强国,附近所有的国家都被大宋帝国文化输出,而且随着这些思想的不断传播,这种文化输出也越来越强烈,大宋帝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赵毅上台之后,让两样东西走出了国门,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制造业,一个提升了大宋帝国的经济,一个提升了大宋帝国的影响力,这是历任大宋帝国皇上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赵毅也让一样东西走进了国门,那就是外资!通过引进外资,大宋帝国本国的经济也在腾飞。
十多年前大宋帝国北方是荒无人烟,完全没有一个人,如今在大宋帝国的北方,已经建起了一座座城市,虽然这些城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人口也并不是太多,但至少改变了曾经荒无人烟的状态。
而且赵毅在北方建造思跃城,他的想法其实就是刺激人口,引进外来人口。
八大思想的创始人将总部设在思跃城,这间接的增加了思跃城的人气,如果有人需要前来八大思想初始地朝圣,那么思跃城以及周边就能够获得很大的发展。
自从大宋帝国成为了这片区域的文化中心之后,大宋帝国境内的流动人口至少增加了一成,而且这增加的流动人口不再是曾经那些普通的劳动力,而是充满文化的学者,这是完全不相同的。
在十三年前,大宋帝国国内总人口两千万亿,而如今大宋帝国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亿,总人口上升了整整一半。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些年大宋帝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宋帝国境内的文化氛围非常的强烈,人口基本素质完全高于其他国家,就连仙朝都不及大宋帝国。
大宋帝国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给予了大宋帝国人民更高的智慧,更聪明的头脑,在初期就为普通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些年之中,从这些学堂走出来的人,几乎全都是精英。
更重要的是,大宋帝国讲究多元化培养,在孩子的初期让他们接触到很多的知识,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的路。
当然,修行是所有孩子的必修课,而其他东西可以选择辅修,也可以专修修行。
因为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年青一代的宋人修为普遍要高于老一代的宋人,而且年轻一代的宋人之中,更加有潜力的人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