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340章 第三三〇章 八关公路

第340章 第三三〇章 八关公路(2 / 2)

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插了进来:“诸位何不先修一段试试”眾人回头,见说话的是洛阳城內有名的格物学者周衍。

他微微一笑,道:“太后不是说了吗可先修洛阳至洛口仓的官道,不过三十里,投资不大,却能看看成效。若真如太后所言,马车日行三百里,商旅络绎不绝,那再投大钱修长安至洛阳的干道,岂不稳妥”

眾人一听,纷纷点头,消息很快传入宫中,寇淑正在批阅奏章,听闻民间议论,不由轻笑:“果然,商人重利,不见兔子不撒鹰。”

她放下硃笔,对身旁的中常侍郑程道:“传旨,准其所请,先修洛阳至洛口仓的公路,此路费由少府出贷,修成之后,八关公司连本带息归还少府即可!”

邓访迟疑道:“太后,洛口仓乃天下粮仓,若让民间插手——“

正因如此,才更要让民间尝到甜头。”寇淑淡淡道,“商人逐利,一旦知道此路能赚钱,日后修长安至洛阳的干道,他们自会爭先恐后地投钱。『

旨意一出,洛阳城內顿时沸腾,八关公路公司正式掛牌,第一批愿意出钱的股东寇家三大重臣、邓家、耿家,还有宦官蔡伦、周齐等等都派出了代表作为东主会成员,工曹尚书张衡亲自督造,徵调流民为工,以工代賑。

开工当日,洛阳城外旌旗招展,数千流民扛著铁锹、推著独轮车,在官道上热火朝天地挖土铺石。沥青熬煮的烟气冲天而起,工坊里日夜不停地炼製煤沥青,一桶桶黑油被倾倒在夯实的路基上,再用石碾压实,不到半月,洛阳至洛口仓的公路便已初见雏形。

第一批商队踏上这条新路时,所有人都震惊了,以往从洛阳到洛口仓,土路顛簸,马车需行半日,如今沥青路面平整如镜,车轮滚动间竟无丝毫顛簸,速度竟快了一倍有余!

“这路简直神了!”一个常年跑商的胡商瞪大眼晴,摸著乌黑髮亮的路面,喷喷称奇,“若天下官道皆如此,商队一年能多跑两趟!”

道路铺好的同时,道路两侧又种植榆树、桑、枣、梨等,可以补充口粮或增加收入,

还可以供应出行人员的乘凉。

而隨著收费站建成,开始收费,第一天就收到了上万钱之后,洛阳城內原本观望的富商大贾再也坐不住了,短短三日,便有数十家世家、商號报名入股,甚至不少寒门士子也凑钱参与,八关公司立刻火了起来!

“太后,看来此法可行。”尚书令荀淑笑道,“民间已有人提议,不如趁热打铁,直接修长安到洛阳,长安到南阳这两条干道。”

“不急。”寇淑淡淡道,“先修好八关公路,同时鼓励天下人筹建公路,一个个豪强都把钱放在地窖中,甚至埋在地下有什么用,还不如用来修桥铺路!”

“此乃利国利民之法!”

寇淑也相当满意,这一把不仅仅做到了賑灾,推动工商业发展,她与大汉王侯大臣以及各地豪强的予盾,似乎一下子少了一大截,或许是因为她在这一次修路的工程中,足够让利,一大堆人看到了希望!

洛阳城南的伊闕关前,一支由羌人俘虏组成的矿工队伍正沿著新修的沥青官道缓缓行进。他们脚上拴著铁链,在羽林卫的鞭答下,將一筐筐臭烘烘的煤沥青和石子混合物倾倒在坑道中。远处,加热沥青的炉子冒出了大量黑烟—

病了一段时间后,逐步缓过来的驃骑將军寇鰲立在车驾前,指尖轻轻摩看新铺的沥青路面。乌黑的路面在余暉下泛著暗沉的光泽,宛如一条伏地的黑龙,直抵伊闕。

“將军,此路一成,洛阳至伊闕的行程可缩短半日。”工曹尚书张衡躬身稟报,声音里压著兴奋,“若再往南延伸,可直抵南阳,则天下商货皆可速达两京!”

寇鰲微微頜首,目光却扫向路旁那些衣衫楼的羌人俘虏,他们大多是被边军掳掠来的战俘,如今成了铺路的苦力,隨著夏天连续几场大雨,原来铺路的流民纷纷返回家乡,

抢种一些作物,而为了保证道路修建,朝廷就徵调了一批羌胡战俘。

类似的做法早已经是家常便饭,朝廷对汉人奴婢严防死守,加征几倍的人头税,但对胡人奴婢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死是活都不过问,各地方豪强纷纷购买胡人奴婢。

等到黑石的价值越来越大,边疆的胡奴买卖骤然兴盛,鲜卑、羌人部落屡遭袭扰,不仅豪强有捕奴队,很多地方的边军都会主动出击,將俘虏充作矿工、修路的工人,这些都是重体力活,死人无数!

“天后,此举恐非长久之计。”此时感到不安的还有很多人,比如尚书令荀淑就劝諫寇淑,“近来朝中已有议论,认为强掳胡人为奴,恐激化边畔———“

“边畔”寇淑淡淡道,“自大汉开国以来,哪年没有边畔匈奴、鲜卑、羌人,何时真正安分过”她抬眸看向宫殿大门,“与其让他们在草原上牧马练兵,不如让他们为我大汉铺路挖矿,用他们的尸骨铸就大汉的万里沥青路—“”

荀淑欲言又止,他想起了汉军手中的火器越来越多,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沉默,返回洛阳,天色已黑,但洛阳城南的炼焦工坊却灯火通明。

少府匠人们將洗过的黑石投入焦炉,烈火舔下,黑石逐步变成煤炭,其煤焦气通过埋设的竹管用来加热小高炉和熟铁炉,炼焦结束后,沥青如黑血般从炉底渗出。

少府卿寇安告诉寇鰲,“叔父,若是有足够的黑石,今冬洛阳必温暖如春,年后就可以尝试修通洛阳至南阳、长安的干道!”

寇鰲摇摇头,“哪有那么多的黑石挖矿太苦,又甚是危险,不是万不得已,无人愿意採挖黑石!”

一旁的宦官郭保阴著脸说道,“或可俘获更多的胡人青壮,皆押送黑石矿场。另,鼓励民间商贾参与胡奴买卖,朝廷按人头补贴。”

寇鰲一愜:“这—恐有违仁政———

“仁政”郭保似笑非笑,“天后修路賑灾、以工代賑,让流民有饭吃,让商货流通天下一一这不是仁政”

郭保指向窗外,沥青官道上,一队商旅正趁著夜色疾驰,车轮碾过路面,只发出沉闷的咚咚声,“驃骑將军听听,这声音比朝堂上那些空谈仁义的奏章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