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乱之后(1 / 2)

第338章大乱之后

寇淑非常清楚对汉廷的大臣们光说到底是不行的,她必须杀人以为震镊,元泰两年春,汉廷在东平城外进行了一次公开大处决,人山人海中,最后一批东平叛乱的骨干被押上刑台,即將被迁徙的叛乱家属在远处观看。

“阿爹,那些人在做什么“女童怯生生地问。

曾经的东平郡大族族长丁稷捂住女儿的眼睛,自己却死死盯著刑台,他看到曾经的郡丞被按在木墩上,会子手的大刀高高举起。

“这也太狠了!“旁边一个老者喃喃道,浑浊的眼中满是绝望。

刀落头断的瞬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丁稷感到胃里翻江倒海,却强忍著没有移开视线,但当他看向四周押送的汉军,那些年轻土兵冷峻的面容和锐利的眼神,他不寒而慄。

“启程!“校尉一声令下,丁稷抱起女儿,隨著人流继续向东,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到达那个什么產金子的秋黄岛,但有一点很明確一一东平郡,再也回不去了。

官道上,被迁徙的豪强队伍正艰难前行,“阿爹,我走不动了—““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童拽著父亲的衣角,小脸煞白。

“再坚持会儿,过了前面那座山就能休息了。“丁稷低声安慰女儿,却不敢停下脚步。身后汉军的刀枪在阳光下闪著寒光,稍有迟缓就会招来鞭打。

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士族子弟,颖川颖川钟氏年仅二十多岁的土人钟浩正在游学,

他站在人群中,手指不自觉地紧了袖口,他看见队伍中有自己昔日的同窗,如今却形同囚徒。

“朝廷此举,未免太过———“身旁有人小声嘀咕。

钟浩立刻制止:“慎言!你想步他们后尘吗“话虽如此,他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个跟跑前行的女童身上移开。

突然,队伍前方一阵骚动。一个老者倒地不起,汉军土兵上前查看后,冷漠地挥了挥手,两名士卒立刻將老人拖到路边,拔出佩刀。

“不!“丁稷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那是他的叔父,曾经在东平郡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

刀光闪过,鲜血喷溅在枯黄的野草上,汉军土兵面无表情地擦了擦刀,喝道:“继续前进!违令者斩!“

钟浩猛地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时,发现自己的手掌已被指甲掐出了血痕,他怎么也想不到传说中那个秉性宽仁的太后竟然用这样强力的手段整顿豪强,这也太狠辣了!

而且这样的搞法还会继续,承天太后明言哪个地方叛乱,都用同样的办法处置,要是不服气,你就造反,他的亲家耿夔,他的兄长寇安都是大汉一等一的將军,她有足够的钱粮,她还会製造枪械、火药—

当最高统治者用这种摊牌的方式进行度田,朝野上下再也没有人敢直接抗衡,而各地负责度田的官员御史感受到了朝廷的决心,更加毫不留情,敢於抵抗度田,隱瞒大量土地,不愿意购买国债的人被一批一批的流放。

有一些人反抗,哪怕扛住了官府第一轮打击,但还没有等到部署在机动位置的汉军出动,就被其他得到消息的豪强联合消灭了,要是惹来的汉军,那就是整郡、整县受难。

至於整郡、整县豪强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没有人是傻子,因为太后说的是大实话,

就算叛乱贏了,天下也打得一塌糊涂,谁能保证宗族得保大家比刘秀兄弟厉害吗

与此冒险,还不如支撑朝廷继续干下去,虽然当今的太后是狠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光武、孝明这等明君的操作,明君就没有不狼的,但恰恰是这样的狠人才能防止天下大乱,鬼知道这个老天怎么就一会涝,一会旱,一会地震,就没个歇时,这会有个狠人,大家反而安心,只是一个女子这么厉害,太罕见了南宫前殿,寇淑將帛书重重拍在案几上,惊得侍立两侧的宫女齐齐一颤,“济北王好大的胆子!“她冷笑一声,“竟敢在密信中称本宫为鸡司晨。“

蔡伦躬身道:“太后明鑑,济北王毕竟是天子的叔公,皇家长辈“光整顿其他诸王,不整顿孝章之后是不行的!“寇淑打断他,“传詔,命济北王即刻入朝!“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黄门急匆匆进来稟报:“太后,太尉李修、司徒马棱在宫门外求见。“

“宣。“

片刻后,两位重臣入殿,两人行礼后直起身,李修劝说道:“老臣听闻太后欲流放东平王一脉诸王子於交州,此事恐有不妥。“

“太尉以为当如何“

“交趾瘴之地,王子们恐难存活,且先帝在时,从未如此严惩宗室———『

“先帝仁厚,难道本宫就不仁厚吗“寇淑缓缓站起,眼中满是怒火,“若是东平王只是被要挟,本宫绝不会动他们一根毫毛,但结果是什么东平王勾结豪强造反,本宫若是不严惩,岂不是纵容叛乱

马棱急忙打圆场:“太后息怒,第一代东平王毕竟是贤王——

“够了!“寇淑冷笑一声,从案几上拿起那捲帛书掷到陈纪脚下:“太尉不妨看看,

大汉的王侯们都在干什么!“

帛书展开,露出东平王与各地诸侯往来的密信。陈纪弯腰拾起,越看脸色越是苍白,“这这—.“

“太尉现在明白了吗“寇淑的声音如冰刀般锋利,李修突然跪下:“太后英明!臣等愚钝,险些误了大事。“

马棱微微一顿,然后缓缓屈膝:“老臣遵旨。『

就在这段时间,好些位被东平王牵连的王爷们陆续来到了洛阳,寇淑端坐於龙案之后,面前摆放看十口朱漆木箱。

“诸位大王,可知箱中何物”寇淑指尖轻叩案面,声音如冰。

诸侯们面面相,无人敢答,济北王赔笑道,“小王不知这箱中是何物”

“济北王都说了本宫北鸡司晨,怎么忘记了呢”